人物專訪|麥慶歡:站出來為港做實事

  圖:麥慶歡希望以自己從沉默走到向黑暴說不的心路歷程,令更多年輕人明辨是非,令他們看到希望與機遇。

(大公報記者 常彧璠、吳俊宏(文) 文澔(圖))「我要盡自己的力量,為香港做些事情。」一場黑暴令身為執業大律師的麥慶歡堅定地踏上從政之路,並於早前當選選委會法律界選委。她近日接受《大公報》專訪時,面露自信微笑,不僅將自己從農村女孩「華麗變身」為香港大律師的成長故事娓娓道來,更希望以自己從沉默走到向黑暴說不的心路歷程,令更多年輕人明辨是非,令他們看到希望與機遇。

「點解要從政?因為想企出嚟講嘢。」麥慶歡坦言,2019年以前自己從未有過從政的念頭,滿心享受着大律師工作的成就感。「2019年嘅香港社會充滿暴力與破壞,出街就可以見到啲嘢打爛晒……一切都變得好陌生,不再是我熟悉的香港。」陷入回憶時她略帶停頓,眼眶初時微潤,隨即又流露出一股堅定。她說,自己從那時起便開始思考「我能做些什麼」;既然無人敢站出來說一句公道話,那便由她來。

被政治歪理激發從政決心

作為無政黨背景的政治素人,麥慶歡去年7月立法會選舉提名期間,報名競逐功能界別法律界議席時,並無太多人認識她。為何要參選立法會?她告訴記者,是那句「留案底令人生更精彩」激怒了她,身為大律師的時任立法會議員楊岳橋曾公然鼓吹暴力,其他大律師既無澄清、又未表明反對暴力,令她大為錯愕。火上澆油的是,彼時友人向她傾訴其子堅持要參與暴力示威,直接搬出「人哋大律師公會都冇出聲」,嗆得友人啞口無言。那時,她便冒出了這個念頭:「我要站出來,告訴大家並非所有大律師都是如此;我要盡自己的力量,為香港做些事情。」於是她聯署譴責暴徒衝擊立法會,隨後又踏上從政之路。

盼基層經歷給年輕人希望

談及民主,麥慶歡認為,內地也與香港一樣,在歷史進程中不斷邁向民主,「一國兩制」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她又強調,「反對賣國、反對暴力」是自己的堅定立場,且持此觀點的法律界人士亦非少數,只是未能表達。「你問有冇人dislike或者unfriend咗我?係一定有㗎。」她表示曾向同僚「攞提名」,對方毫不客氣地回絕,直言「我支持另外嘅陣營。」她並不覺得自己屬於「哪一個陣營」,爭取民主亦是她的意願,但她首先反對暴力。

麥慶歡能夠理解當代年輕人面對階級固化的無力感,但她更希望能夠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年輕人帶去鼓舞與希望,這也是她的參政願景。「麥慶歡農民出身,都可以一步步咁樣『爬』到大律師,點解你唔可以?」自己12歲才開始自學英文,因為農作時要使用拖拉機收榖,她看着機器上的字母回家翻字典,才認識了第一個英文單詞「Tractor(拖拉機)」;中學時父親帶她來港,居住環境也只是「一層樓裏的一間房」,在香港也依舊是基層。

「香港政府雖然做得不足,但沒有一個完美的政府。」她表示,現時香港政府給予年輕人的福利,已經比自己初來港時好太多,「我冇聽過喺香港有人因為冇錢而讀唔到大學,以前仲有㗎!」當然,她也明白現時樓價也高過以前許多,但「人生不是為一層樓」。她認為年輕人應該將目光放得更長遠些,為社會做出貢獻。「如果Bill Gates、Steve Jobs的目標就是『一層樓』,點會有今日嘅Microsoft同蘋果?」

「如果我對現狀不滿,最好的解決方法是be a part of it(成為其中一部分),去改變它。」談及移民的人,麥慶歡指出,他們對香港現狀不滿,便選擇逃避、離開,這不會為香港作出任何貢獻,亦不能造成任何改變。自己對政界法律界同僚不滿,便選擇參與、以求改變,如同每一個香港市民都可以以投票展現自己的態度、做出自己的選擇。她鼓勵年輕人也應保持正面態度,積極參與、為社會做出貢獻,才能令香港「更上一層樓」。

糾正觀念/「八號風球都有假消息」 促立法打擊

圖:愛國教育可讓青年人建立正確客觀的認知,為自己身為中國人而自豪。

「我當時的志願是當一名士兵,為國家捐軀,或者是成為一名人民教師,為國家培養人才。」身姿挺拔、蓄一頭短髮的麥慶歡作為法律工作者,同時也有一種「巾幗不讓鬚眉」的風采。麥慶歡自小就有愛國觀念,立志為國家作出貢獻。她坦言,香港的愛國教育不足,缺乏了愛國教育的環節,必須加強愛國教育,讓青年人建立正確客觀的認知,了解祖國的發展。

她曾報讀了一個「政治領袖」的課程,當時的學習報告是關於「愛國教育」。在她翻查資料時發現,幾乎沒有一個國家是沒有愛國教育的。她說,在內地會有愛國教育,清楚知道你生來就是中國人,也為自己身為中國人而自豪。

麥慶歡亦時刻關心香港社會發展。對於去年修例風波以來,有用心不良的人刻意製造謠言、散布假新聞,成為反中亂港煽動暴力、仇恨,製造撕裂的重要手段,她感慨,「而家網上有太多假消息,就連八號風球都有假消息。」她認為,政府要盡快立法打擊假新聞,目前世界上不少國家都通過專門立法打擊互聯網假新聞,例如新加坡在2019年就推出《防止網絡假信息與網絡操縱法》。

談及香港房屋問題,麥慶歡慨嘆,香港樓價高企,青年人「上車」難,「唔好話青年人,我同我老公都係幾年前先買到樓。」她認為香港住房的問題嚴重,期望特區政府要認真拿出對策,緩解香港房屋緊張的問題,助青年置業「上樓」。

信任法官/國安法打擊極端罪行 市民毋須擔心

圖:國安法涉及的四條極端罪行,不是一般老百姓可接觸到。

麥慶歡說,有些人聽到「國安法」三個字就決定移民,但其實根本不清楚國安法只有四條極端罪行,不是一般老百姓可接觸到的,毋須危言聳聽。至於市民對判決結果的質疑,她認為應相信法官的專業性,能夠以公平公正的態度審理案件。

麥慶歡告訴記者,自己曾問一個朋友為何要移民,朋友答「因為國安法」,但甚至都答不出國安法有哪些罪行,令她覺得無比詫異。她指出,國安法的四條罪行大都涉及武力,且一般人不容易觸犯,「普通人幾時會有恐怖活動?幾時有機會可以勾結境外勢力?」她認為,但凡不是有意「叫口號」顛覆政府、出賣政府,便無需擔心。以駕駛電單車衝向防暴警察的唐英傑案為例,她認為唐英傑持有「光時」口號旗幟,意圖明顯,「平常人一睇就知你咩事。」

養育之恩/生於貧困村落 謝養父母栽培

「生活給之以痛,也要報之以歌」。在深圳公明一條貧困村落出生的麥慶歡,從小條件艱苦,生活物資匱乏,勞作繁重,但她仍然樂觀積極,她笑言:「我從來都唔覺得辛苦,試想下當年的婦女啱啱生完仔,第二日就要落田,同佢哋相比我已經好幸運。」

雖然麥慶歡家境清貧,但養父母對她視如己出,用心栽培她。當時還沒來香港時,養父便和她說,「阿歡,如果你要在香港工作一定要識英文,唔係只可以做藍領,唔會做到白領」,於是她12歲升中一那年學英文,背誦整本英語辭典,英文成績成為全班最標青。她笑說,自己的英語甚至比中文更好。

當她16歲來到香港時,養父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帶她去找工作,而是帶我去書店買書,買靈格風(自學英語的播放機)《讀者文摘》,「當時父親月薪只有800元,買靈格風就用了500元」。養父對她有很大期望,她也努力讀書學習,希望能夠出人頭地,報答養父的養育之恩,讓養父以她為榮。

兩面兼顧/家庭學業「兩手抓」

生了三個小孩,讀了六個學位,麥慶歡是怎麼家庭學業「兩手抓」呢?她笑言,「全靠先生全力支持我,還出錢供我讀書。先生好尊重我,我想做什麼事他從來都不會say no」。麥慶歡在修讀法律之前已經有兩個學位,在英國修讀了工商管理學位,回到香港繼續修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後來對法律產生興趣,她就先後到香港城市大學、北京大學修讀法律學位,又到香港大學攻讀法律碩士學位。她又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更報讀了神學課程。她認為,人生就是一個在不斷學習和進步的過程,每年都會找新鮮的事物學習。

「當時住在又一村,所以選擇城大讀書,十分鐘就到,可以帶小朋友一齊返學。」麥慶歡說,當時女兒在旁邊玩,她就認真上堂,有時候同學都會幫手「湊女」。對於子女的教育,她也有自己的一套,她認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應該培養孩子們的獨立思維,幫助子女樹立獨立的意識和觀念。

麥慶歡認為,家長在愛孩子和為孩子創造幸福童年時,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主動發展和適應的能力,特別是獨立生活能力。

化解分歧/縮窄貧富差距 減少社會矛盾

追憶童年生活時,麥慶歡臉上總是掛着坦然的微笑,直言鄉村生活雖清貧,許多勞作令身體感到疲憊,但幼時從未覺得「苦」,因為周遭的人都是如此。「小時候我沒有鞋穿,冬天水冷也要下地耕田,腳跟全裂開;但那時我以為沒鞋穿是應該的,因為全村都沒有人穿鞋,也就不會覺得自己可憐。」

她也能明白現時年輕人為何會覺得自己「苦」。她說,香港社會貧富懸殊嚴重,加上地方又小,「有錢佬就在我身邊」,對比之下自然覺得自己「冇錢好慘」。既然失意感來源於落差,她認為縮窄貧富差距十分重要,至少要搞好房屋問題。「知道自己有地方住,就起碼有一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