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禍害無窮 及早警覺防患未然

我們「堅固」的身體框架是由骨骼所構成,但當我們年紀越大,支撐着身體的框架可能會變得「脆弱」,甚至可能只因意外摔倒而造成嚴重損傷和後果,這就是聽到的「骨質疏鬆症」。根據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 (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的資料顯示,全球每年有890萬人因骨質疏鬆症而導致骨折,在全世界五十歲以上的人士當中,每3名女性就有1個會出現骨質疏鬆性骨折,而男性則每5個就有1例。 從香港中文大學收集的數字分析顯示,在香港約有一半65歲以上的婦女患有骨質疏鬆症,由此可見,骨質疏鬆不容忽視。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骨骼新陳代謝的病症。人體的骨骼會不斷地分解和再生,新的骨質會取代舊的骨質。但隨着年紀增長,當30歲以後,製造骨組織的速度會開始相對減慢,亦即代表骨質分解的速度會較其生長速度快,患者的骨質密度減少,骨骼變得脆弱,因而容易導致骨折甚至造成痛楚及引發其他併發症,有時可能只是跌倒,甚或只是彎腰或咳嗽的輕微用力時,也可能導致骨折,減低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

骨質疏鬆症一般沒有明顯的臨床徵狀,直至發生骨折才會發現患病,而徵狀就視乎骨折的位置,最常見的骨折部位,包括股骨(大腿骨)、脊椎及前臂骨。由於骨質大量流失,骨頭中的孔隙不斷變大,使骨骼失去原有的堅硬度和承托力。骨骼變得脆弱,容易折斷,患者或因輕微碰撞、跌倒而股骨骨折,有時脊椎骨即使沒有任何碰撞也會漸漸塌陷,令背部變得彎曲,形成駝背及變得矮小,部分患者亦會出現背腰痛等情況。

一般而言,正常的骨質增長需要攝取足夠的鈣質和維生素D,及作恆常運動。因此,飲食和生活習慣尤為重要。在飲食上,除了要飲食均衡,由於維生素D能增強鈣質吸收的能力,應多攝取維生素D及高鈣食物,如深綠葉蔬菜、奶類製品、魚肉、牛奶和蛋,避免進食過多肉類和含高鹽分的食物,因為過多蛋白質和鹽分會加速鈣質流失。同時,應減少或避免煙酒和咖啡因的攝取,因為這些食物會妨礙鈣質吸收。

其次,在生活習慣上,適當的負重運動能刺激骨骼吸收鈣質,增加骨質的密度,提高骨骼的堅硬程度以減少骨折的機會。除了在食物中攝取維生素D,平日亦可透過曬太陽協助身體製造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但切忌曝曬,以免灼傷。上述不僅是預防措施,對於骨質疏鬆症患者而言,亦可透過上述的飲食和運動習慣,減慢骨質流失的速度。

其實,骨質疏鬆是一種自然現象,只要我們趁年青時做好預防措施,加強骨骼,防止骨骼的礦物質流失,到年紀增長時,骨質疏鬆的程度便可大大減輕。故此,預防骨質疏鬆症最好從兒童和少年期間開始,多做運動和攝取足夠鈣質,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即使患上骨質疏鬆症,也可透過健康生活模式來減低由骨質疏鬆症所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