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針」如長跑 聶德權:不能停

大公報 記者 梁少儀、王亞毛、常彧璠、馮瀚林(文) 文澔(圖):「當跑到15、16K(公里)的時候,已經很疲倦,但都要堅持下去,不可以放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對大公報記者說。

聶局長愛長跑,但他講的並非真的馬拉松長跑,而是比喻推廣接種新冠疫苗。接種計劃推展至今七個多月,現時陷入接種率以每日0.1%緩慢增長的「樽頸位」。

這位推行接種計劃的總舵手,憑着馬拉松精神一步一步前行,預計下月底有望達到七成接種率的階段性目標。

至於社會近日熱議為打第三針科興加強劑,聶德權表示,會爭取本月底或下月初交代安排,未必人人都需打第三針,接種中心數量明年可能大幅減至單位數。

截至昨日,本港第一針接種率只是67.5%。聶德權表示,12至19歲學生有70%人已打針,20至59歲年齡群組接種率也已超過77%,即是大部分工作人口都已打針,接種率增長速度與幅度都有限,現時每日只有大約5000人打第一針,接種率每日只增長0.1%。若按這推算,要達到七成接種率,還需一個多月時間。

60歲以上長者整體接種率目前只有約47%,要推高接種率,必須有更多長者打針。聶德權說,「很多老人家其實是想打針的」,但因為要預約、行動不便、擔心身體狀況不適合、子女因為擔心而反對等原因,遲遲未接種,所以政府過去兩個月推出多項措施,包括所有疫苗接種中心提供即日籌;在公立醫院開設接種站,並將增至七間醫院;在地區推行一站式健康講座,提供一對一的醫護諮詢服務,然後即場打針,至今已在14區推行。

下一步計劃推出流動接種車,由醫療集團承辦,爭取下月試行。有架車在那裏擺幾日,就可讓未打針的人有個方便的地方打針。

聶德權還向記者透露下一步大計——推出流動接種車,由醫療集團承辦,爭取下月試行,去不同地區,提供多一個方便打針途徑,「有架車在那裏擺幾日,就可讓未打針的人有個方便的地方打針。現在的疫苗接種日,都要找個社區會堂,要擺好櫈,找好醫生,做安排,有架流動車基本上就可以做好了。」

本港早前討論為已打兩針滿六個月、抗體水平下跌至很低的人接種第三針加強劑,世衞專家組近日亦建議,為完成接種科興或國藥疫苗的60歲及以上人士打第三針。

對於本港接種第三針的部署,聶德權說,科學委員會將開會檢視並提出建議,相信本月底或下月初會有較清楚的看法,預計可能是優先為60歲或以上的長者、免疫系統較弱、高風險暴露群組例如醫護打第三針,屆時將按專家建議與政府決定,落實第三針接種安排。

聶德權表示,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可以為最大量人接種,但由於第三針不是「全覆蓋」接種,接種中心數量可大幅減少。考慮到現已打兩針的長者也有80多萬人,而據他所知,有一批12至19歲學生在等待科興接種年齡降低後便打針,所以接種中心仍需維持一定數量。

全港21間接種中心提供第一針接種服務至11月底,並運作至今年底,聶德權預計,接種中心明年可能減至單位數,具體有待評估後公布。而私家醫生診所繼續提供接種科興的服務。

我對疫苗接種計劃有三點體會:第一是要有細緻規劃,第二是要靈活應變,第三要切合市民需要,對症下藥地提供方便的打針途徑。

新冠疫苗開始接種至今,經歷過接種數字因為負面消息下跌、復必泰疫苗暫停接種等,政府要不斷「變招」應對。聶德權說,疫苗接種計劃就像一場馬拉松賽事,他有三點體會:第一是要有細緻規劃,事前做好準備或安排;第二是要靈活應變,例如由優先為長者接種,「轉戰」推動工作人口打針;第三要切合市民需要,回應市民訴求,對症下藥地提供方便的打針途徑。他體會到政府不論推行什麼計劃,不能只看行政方便,要看市民實際需要什麼。

本身是馬拉松跑手的聶德權說,他主要跑半馬,「當跑到15、16K(公里)的時候,已經很疲倦了,但仍要堅持下去,不可以放棄,一步一步地完成。我會繼續秉持着跑步的精神,堅持下去,而且周圍很多人做支援和啦啦隊。」

被問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預計最終保留至何時,聶德權反問,「你知不知道全球疫情什麼時候會結束呢?這也是另一個要應變的地方。」

結合各方力量 啟動18區一站式接種

為方便長者接種疫苗,政府在全港18區啟動一站式健康講座,走入社區主動接觸長者,鼓勵他們打針。而整套計劃的籌備安排,原來是一次破格的行政安排。

民政處統籌 協調團體政黨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這次在18區啟動服務,需結合各區的力量,相關人士要緊密配合,「不可以說『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大家要溝通,要更加主動。」

民政事務處在地區有角色是統籌很多其他單位,包括地區上的政黨、團體,組織、領袖等;社會福利署在各區有很多不同的福利機構,例如長者中心,可以接觸到不同的長者。

聶德權說,「我有一日去民政事務總署,請18區的民政專員、11區的福利專員,以及衞生署的同事開會」,他在會上清晰安排各自的責任和分工,「我請民政專員去區裏快速統籌,與社署的福利專員一起做,並協調區裏一些團體、組織領袖,怎樣能發動他們去主動接觸長者,安排接種活動。我就來撐場打氣,另一方面我又聯絡全港社區抗疫連線,與其他的地區團體一起幫忙。」

他笑說,「這在過往是很少有的,我走下去叫18區的專員和福利專員來開會。」

主動落區解說 親陪長者打針

為推動長者接種新冠疫苗,政府在18區推行一站式疫苗接種計劃,至今已在14區啟動。多次走進社區到場打氣、與「老友記」聊天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最難忘遇到三個人,未打針的原因各有不同,各有不同的實際困難,唯有主動接觸他們,才能真正幫到他們。

聶德權遇到的第一個人,是已從社會福利署退休的老同事,爸爸坐輪椅,媽媽也行動不便,若要預約去接種中心打針,一名長者再帶着行動不便的雙親,十分吃力。在一站式打針活動安排下,這名老同事只需帶媽媽到社區會堂打針,爸爸也可到平日照顧他的中心打針。

第二個人是一名80幾歲的老人家,聶德權說,「我扶着佢打針,問佢屋企人打針情況,佢話『我係獨居』……好傷感。」他稱深入社區的打針活動,可以有地區人士主動去找這些獨居長者,關心他們,鼓勵他們,他們便會來打針。

第三個人是70多歲的鄭伯,聶德權在家訪時與他聊天,鄭伯說新冠疫苗只是緊急使用,不放心,所以未打針。他向鄭伯仔細解釋疫苗是安全的,鄭伯聽完後說,「你陪我打,我就去打,我就真係陪佢去打。」

提供醫護諮詢效果佳

綜觀至今推出的各種鼓勵措施,聶德權說,主動接觸長者、提供醫護諮詢釋疑都有效,而由民間贊助送心意袋、送超市禮券、送米等,對長者很有吸引力,如在葵青石籬社區,幾日已接種超過900針,長發邨活動半日就打了160多針。

他說在社區一連三日「擺檔」,效果更好,地區人士有時間做好宣傳工作,「只打一日的話,可能長者知道消息時,活動已經結束了。」

公務員晉升指標 從三方面考量

施政報告提到,行政長官已要求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按着「能者居之」的原則,在未來數月檢視現時公務員高層職位的選拔聘任機制。聶德權接受《大公報》專訪時強調,香港現時正處於「由亂轉治、由治及興」的重要階段,新時代需要愛國愛港、忠誠、專業、高效、敢於擔當的公務員隊伍,應審視現任首長級公務員是否達到此目標。此外,自從八月開始,在基本法測試取得及格成績是學位或專業程度公務員職位的入職條件。

聶德權透露,關於公務員的晉升與任用,公務員敘用委員會將向特首提供意見,並透露會從三方面進行考量。第一,對首長級公務員的能力要求和特質需界定清晰,「現在新時代之下,我相信首要的是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所以他對於我們的憲制秩序、對於國家觀念和意識,以及政治忠誠,這是很重要。」第二,更新晉升評核方法,令評核與選拔的結果更準確,選出需要人才。第三,就是擴闊選拔的範圍,尋找合適人才。他預期大部分都在公務員隊伍選拔,「有些可能從外面選拔,例如『一帶一路』專員。又例如公務員學院院長,我對此是持有開放態度。可以是政府內部,也可以是外面應徵。」

國安法納入聘請考核範圍

他強調,公務員晉升是論資排輩的講法並不準確,升遷是依靠評核和檢視。

至於加強公務員培訓方面,聶德權表示,聘請公務員時,會更新公務員基本法測試的內容,並將香港國安法納入考核範圍。公務員三年的試用期內,在基本法、政治制度、國家認知等的培訓將會加強;臨近試用期滿,將嚴格審視該人士是否適合長期聘用。他強調,會進一步加強香港公務員到內地交流,將納入大灣區城市作為交流目的地,以及延長停留時間,至少兩至三個月。此外,公務員事務局還與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合作,加強公務員在認識國家外交事務方面的培訓,以加深公務員對國際形勢及國家定位的認識,從而在處理工作時更好配合國家的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