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核潛艇撞了黃花魚養殖箱?專家:概率很低

「據法新社報道,中國南海養殖漁業有限公司的黃花魚養殖箱被不明物體碰撞,造成約5萬斤黃花魚及海洋養殖產品脫逃。」這樣一則消息12日開始在社交網絡傳播,並且被網友與美國「康涅狄格」號核潛艇近日在南海與不明物體相撞聯繫起來,「美國潛艇撞上中國黃花魚」成為一種新猜想。《環球時報》記者12日調查發現,法新社近期並沒有發布上述報道,接受記者採訪的海洋漁業專家和海軍專家分別表示,南海外海的網箱養殖黃花魚很少,「康涅狄格」號更有可能撞上的是人工魚礁設施,「而美國的三緘其口,表明這艘潛艇很可能出現羞於啟齒的低級失誤。」

上述在社交網站流傳的「法新社報道」稱,「中國南海養殖漁業有限公司」的5萬斤黃花魚養殖箱被不明物體碰撞,導致約5萬斤黃花魚及海洋養殖產品脫逃,造成公司4億多元人民幣的損失。一些網友認為,「黃花魚養殖箱被撞」與美國「康涅狄格」號核潛艇本月2日在南海潛航時撞上不明物體是同一事件,而此前軍迷圈也曾猜測「康涅狄格」號潛艇撞上的是南海人工漁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1日曾就核潛艇碰撞事故三問美方,其中就包括「事故會不會影響事發海域的航行安全、漁業作業」。

不過,《環球時報》記者12日在法新社的新聞庫中查詢發現,自美軍本月7日公布該「康涅狄格」號碰撞消息後,法新社沒有發布「南海黃花魚養殖箱被撞」的相關新聞,其他國際主流媒體也均沒有類似報道。企業信息查詢平台「天眼查」的搜索結果則顯示,不存在名為「中國南海養殖漁業有限公司」的中國企業。

中國自主研發的世界最大的全潛式智能漁業養殖裝備「深藍一號」,目前正在黃海海域使用

與此同時,一名海洋漁業專家12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介紹,目前我國在南海的網箱一般養殖的是軍曹魚等魚類,黃花魚主要在福建養殖。此外,出於管理需要,網箱一般都在內海,外海網箱非常少。換言之,潛艇在南海撞上網箱養殖大黃魚的概率很低。

公開報道顯示,海南的深水網箱養殖主要生產金鯧魚、軍曹魚、石斑魚等海水魚,而全國大部分的黃花魚來自福建,尤其是被稱為「中國大黃魚(黃花魚)之鄉」的寧德市,這裏是全國最大規模的黃花魚人工育苗、養殖、加工、銷售和出口基地。

對於「美國潛艇撞上中國黃花魚網箱」的猜測,海軍軍事專家李傑1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種可能性不大,相較於養殖網箱,美軍核潛艇撞上海底沉船、水泥礁等這樣的人工魚礁設施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李傑分析稱,通常情況下,「康涅狄格」號這樣的美國「海狼級」核潛艇在航行過程中會採用被動聲吶進行水下目標識別和測向定位。被動聲吶具備隱蔽性高、探測距離遠等優點,是非戰時狀態或是日常航行中潛艇首選的水下探測方式。而一旦到了戰時或是複雜海底地形環境中,潛艇就會將探測方式轉為主動聲吶。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近期也分析認為,為隱藏行蹤,潛艇通常會使用聲吶的被動模式。同時,南海也是「出了名的嘈雜」,不利於聲吶探測。

李傑認為,此次事件中,不能排除美軍由於疏忽大意或者驕傲自大,在複雜地形環境下沒能及時「切換」探測模式而釀成大禍的可能。因為回顧過去,美軍由於自身失誤發生潛艇碰撞事故的案例比比皆是。

美軍「康涅狄格」號核潛艇2018年返回母港 資料圖

據此前公開報道,2001年2月,美國「洛杉磯」級核潛艇「格林維爾」號在夏威夷海域就撞沉了日本「愛媛」號漁船,造成船上9人死亡。2002年11月,美國「洛杉磯」級核潛艇「俄克拉荷馬城」號在地中海西部水域同一艘商船相撞,導致潛艇的潛望鏡和升降裝置受損。而在2005年,更是出現了美國「洛杉磯」級核潛艇「舊金山」號在全速航行時與關島附近一座水下山峰相撞,造成一名水手死亡的重大事故。

而對於美軍三緘其口,一直不願透露「康涅狄格」號事故細節的做法,李傑認為這與美方一貫樂於炫耀其在中國南海存在的風格不符,「這越發說明『康涅狄格』號在中國南海可能出現了羞於啟齒的低級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