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告士打道塞爆 半小時行車200米

  圖:內告士打道往堅拿道西天橋車輛左右爭切線,形成交通樽頸。

(大公報 記者 黃浩輝、葉浩源、突發組)香港交通擠塞問題長期未解決,港島區更是塞車重災區,當中有多線交匯的銅鑼灣內告士打道近世貿中心一段,長期處於塞車狀態。《大公報》記者實地了解,發現上址多條前往不同目的地的行車線,加上慢線設有多個巴士站,造成嚴重「樽頸」位,約200米路程可能要花逾半小時。此外,堅拿道西天橋亦有類似的「樽頸」位,造成塞車連鎖效應。

短期而言,香港汽車會建議政府可考慮在繁忙時段,規定堅拿道西天橋的車輛不准轉落禮頓道與跑馬地出口,以紓緩擠塞情況。

《大公報》日前報道中環及灣仔繞道導致塞車的「死亡交叉位」後引發不少司機共鳴,認為運輸署優化劃線只是治標不治本,不能解決早晚高峰期的塞車問題。《大公報》再接獲讀者投訴,指銅鑼灣世貿中心對開的內告士打道多年來交通擠塞問題未解決,由百德新街往堅拿道西天橋這短短約200米距離,嚴重時需花逾30分鐘;除了凌晨時分,無論繁忙或非繁忙時間均交通擠塞。

《大公報》記者連日駕車實地了解,由內告士打道上堅拿道西天橋再前往香港仔隧道,其間有多輛巴士埋站上落客後,有的巴士需要切兩條右線入九龍方向,有的更要切三條線出告士打道。除了巴士切線外,其他車輛亦會在東區走廊落斜後選擇在九龍方向切左線入跑馬地,亦有車輛在九龍方向切兩條線入銅鑼灣,在左、右切線情況下,「樽頸」位嚴重塞車。

堅拿道西天橋車輛倒灌

記者好不容易才駕車上堅拿道西天橋,在上斜期間又出現緩慢行車。原來進入堅拿道西天橋時,左邊有一個落橋前往禮頓道路口,而落斜位置有交通燈,令車輛經常出現倒灌「塞番轉頭」。

駕駛逾20年任職運輸的姓何司機接受《大公報》訪問時,慨嘆自己是內告士打道塞車的受害者,因他每天都要多次送貨往返銅鑼灣和香港仔,「呢條內告士打道往堅拿道西天橋是必經之路,真係由朝塞到晚,繁忙時間可以塞半小時以上。」

何續說,未上堅拿道西天橋的內告士打道,有往九龍方向的車切左線想轉入銅鑼灣方向;至於慢線的巴士又想切線入九龍方向或上堅拿道西天橋,車輛縱橫交錯出現第一個「樽頸」位。至於導致第二個「樽頸」位,就是駕駛者上了堅拿道西往香港仔隧道前有兩個出口,分別往禮頓道及跑馬地,那裏常出現車輛爭路,「塞車都塞到麻木晒」,每次往銅鑼灣都會預早一點,否則一定失預算。」

倡上橋只能往香港仔隧道

對於銅鑼灣世貿中心對出交通經常出現擠塞情況,運輸署回覆《大公報》查詢時表示,由於地理環境因素,前往銅鑼灣、跑馬地及香港仔的西行車輛都需要經過內告士打道;內告士打道近世貿中心對出一段路段設有多個巴士站,部分巴士上落客後需要切線前往相關目的地,令上址較易出現擠塞。運輸署會繼續留意上址的交通情況,並透過發放實時交通資訊,讓駕駛人士掌握交通情況,以選擇合適駕駛路線或交通工具。

香港汽車學會會長李耀培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內告士打道與堅拿道西天橋一帶塞車問題嚴重,包括往紅磡海底隧道天橋的車輛,經常會出現車龍,這會影響其他行車線。事實上這段路已是多年前的設計,現今車輛這麼多,很多時會出現倒灌情況。

他建議政府可以在繁忙時間,規定車輛由告士打道上堅拿道西天橋時,不准轉落禮頓道與跑馬地出口,只能前往香港仔隧道,這樣可以令車輛轉左入波斯富街直出再去跑馬地,而不上堅拿道西天橋,減少擠塞。

學者倡用者自付 減繁忙時間塞車

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系主任林興強教授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銅鑼灣內告士打道上堅拿道天橋「樽頸」問題已存在數十年,是周圍交通嚴重擠塞的癥結所在。歸根究底,源於本港土地分配不平衡的問題。

「開多條路遲早都係塞」

他反問:「點解繁忙時段咁多車迫去銅鑼灣?因為銅鑼灣區是城市的核心之一,大家返工要走,放工就更加多人入去飯敘等。」短時間內,造成該路段車多路少,馬路空間供不應求,嚴重失衡。

林興強教授直言,上述路段塞車問題是源於供求失衡,所以「條路點改,就算開多條路遲早都係塞」,令過往針對該路段的交通改善措施,變成治標不治本。若要短期內解決擠塞問題,林建議可採取電子道路收費,紓緩車輛流量,實行「用者自付」原則。

例如,車輛要在繁忙時段時駛入銅鑼灣等嚴重塞車的範圍,便需要付費,相反,在非繁忙時段則不用付費;這種收費模式同樣亦可應用在三條過海隧道。

他補充:「我們需要釐清電子收費的目的,並非為收費而收費,而是視為一種使用限制措施。我贊成塞車就收錢,唔塞就唔使收。自然有人會選擇在非繁忙時段才使用,甚至不去塞車地區。」

對於政府遲遲未能落實電子道路收費,他歸咎於大多數人對金錢的價值觀,以及大家都有不同的利益考量。「大部分人聽聞道路收費,反應是『我寧願塞車,都唔願意畀多啲錢』。」

林補充,電子道路收費措施日後能否實施還需靠政府及議會通過。然而,現今的議會雖然應該較以往更容易取得一致共識,但正如他所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因和考慮」,估計電子道路收費未必容易過關。

推電子道路收費 社會爭議多年

本港電子道路收費多年來只聞樓梯響,至今未有推出時間表,據運輸署網頁介紹,電子道路收費是紓緩地區性道路擠塞的交通管理工具,建基於「用者自付」原則,駕駛者在指定時間使用收費區內道路才需要繳費,稱能在環境、經濟及社會方面為社區帶來莫大裨益。

事實上,有關電子道路收費自1980年代政府已有意推行,唯一直未被採納,反觀世界各地已有多個城市設立相關交通措施,本港可謂大落後。

香港運輸研究學會資深會員熊永達贊成推行電子道路收費,形容為「路就係得咁多,視乎點分配使用」,因此,他認為該措施是最有效的交通管理工具。不過,他稱生態較多元化的銅鑼灣區未必適合實拖,建議先在商業核心及相對富裕的中環區先行,理念與政府倡議的「中環核心區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如出一轍。

駕駛習慣須改變

熊永達解釋,推行電子道路收費,必須考慮區內的經濟活動是否受到影響,衡量及盤算多方的利益,故多年來社會一直存在爭議。如果導致經濟損失大於塞車所衍生的損失,便不適合。

然而,熊永達認為要改變的是駕駛人士的習慣,參考海外多個國家及地區,駕駛文化是載客最多的工具優先,車輛見巴士會主動讓路,情況猶如見到救護車響號,車輛需要讓路的道理一樣。他認為此舉有助解決塞車問題,所以政府可考慮從教學及宣傳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