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揭遺體防腐師神秘面紗

(大公報記者 葉浩源)拉開防腐室的門,一陣冷風撲面,伴隨濃烈消毒劑氣味,室內躺着三具遺體,膚色蒼白,披着白布,只露出肩部以上和足部位置,正等候做防腐、修復及化妝等工序。這便是陳展禧的工作地方和服務對象。冰冷的環境,與眼前這位熱情好客的防腐師,形成強烈對比。

陳展禧在世界殯儀館任職防腐師,與多數人所認識的「死人化妝師」不同。簡單來說,防腐師的身份和工作與醫生類同,須具備國際專業資格認可。最大的分別在於防腐師的服務對象是遺體。在防腐過程中,防腐師主要使用針筒和藥劑,注入適當的分量於遺體體內,達至暫時防止腐化的效果。除此之外,防腐師亦負責遺體修復及化妝等工序,盡可能還原先人的本來面貌,在瞻仰遺容時與親朋相見。

最想講 人才是主角

談及工作時的情況,陳展禧有感而發,但他最想講的卻不是防腐師主題,而是想死者家屬先認清誰才是主角……

「身邊至親離世,一定好傷心,我明白這種心情。不過,有時與死者家屬談論到殯葬儀式等細節,有些家屬好容易將重點偏離先人的意願。例如先人曾經對他們講過,身後事想一切從簡,但家屬可能出於自己的感受、面子、場面要得體、不得失親友等原因,最終大費周章。換來的可能是一個令他們滿意的殯葬儀式,卻失去了出殯的意義、失去了對先人的尊重。在這裏,死人才是主角。」

最常答 遇過靈異事件?

還沒訪問下一個問題,陳展禧便「未卜先知」地說:是否想問我有沒有遇過靈異事件?

「最多人問我就是這個問題,但答案是一次都無。」原來,陳展禧本身是天主教徒,出身自殯葬世家,嫲嫲陳美齡是首位華人女遺體化妝師鄺金枝的第一個徒弟,薪火相傳到陳父,亦即陳展禧的嚴師及事業上的伯樂。20多年前陳展禧接受嫲嫲和爸爸的建議,遠赴外國進修防腐知識,把世襲專業發揚光大。他笑說:「所以我學的是一門科學,十分理性,沒有古靈精怪呢,可能要令你失望了……。」

最難受 處理嬰兒遺體

本港擁有國際認可防腐師資格的人寥寥可數,在陳展禧處理過的遺體當中,不乏達官貴人、紅人名星,亦有如救火英雄等一類備受尊敬的殉職消防員。但要數最令他深刻和感觸的,非夭折嬰兒莫屬。

「試想想,他們一出世,都未有機會認識這個世界,無機會與爸爸媽媽玩,無經歷過幸福、開心,就可憐地死去。我經常叫家長,一定、一定、一定要帶齊所有BB生前的物品和玩具來,因為BB生前擁有的就只有這些,希望BB不孤單。」處理如此小巧的身軀,身為人父的陳展禧坦言相當難受。

最驕傲 為子女做榜樣

能夠推動陳展禧成為一名出色的防腐師,動力泉源來自他的一對寶貝仔女。他們是10歲的囝囝Eden和5歲的囡囡Charlotte。一向對着死人多過生人的陳展禧,小朋友的出生是一件多麼奇妙、美妙的事。

「特別在有了他們之後,我更加努力做好自己,凡是自己有能力的,盡量去幫助別人,希望能夠成為榜樣,成為兒女眼中的模範生。」正如他所講,「努力付出,必有回報」,他的努力亦開始收效了。「有一日突然見到Eden在網上搜尋我的名字,好高興他能見到正面的報道和信息。」陳展禧為兒女感到驕傲時,估計,開始懂事的Eden同樣為爸爸驕傲。

盡力令遺容不走樣 「我不是魔術師」

疫情下經濟活動受挫,殯葬業的行情亦大受影響,特別是多了客人選擇俗稱「院出」的服務,即直接從醫院出殯,跳過在殯儀館舉行儀式。不過,醫院一般只會對遺體提供冷藏服務,而並非專業的防腐處理,故遺體能夠保持完好的時間十分有限。

防腐對保持「原貌」作用大

「處理完遺體,交返畀死者家屬,聽得最多的問題就是『唔似佢喎』。」陳展禧坦言,有時遺體送到來,因未經防腐處理而開始腐化,面容已經「走樣」,甚至是「溶溶爛爛」,令修復及化妝等工序變得困難。

他希望死者家屬能夠諒解:「其實當遺體交到寧枕室,已經不存在『似唔似』的問題,而是要知道『係唔係』佢。我是一個防腐師,不是魔術師。」所以,為遺體進行防腐處理對保持先人的「原貌」起到很大作用。

陳展禧解釋:「遺體防腐在香港並不普及,但其實海外一些國家,會將遺體防腐列為必須工序,無論從衞生的角度,或是對死者的尊重都有好處。」

見盡生離死別 學會珍惜家人

從事生死專業的工作者,每日見證着生離死別,他們的人生閱歷、對人生的見解自然比一般人有所不同,陳展禧也不例外。一類生死教育的課題如珍惜、感恩、活在當下及生命的意義等,他自身又如何演繹呢?

從事殯葬業近廿載,由於行業性質屬世襲風格,薪火相傳,面對海量的工作,陳展禧也習慣不假手於人,而且深信客人來找他幫忙,信的是自己,故堅持凡事親力親為,久而久之習以為常,變成隨時候命「On Call」的狀態,就連過時過節都多在公司,有時難免忽略了家人。其間,家裏和小朋友的事務,全靠一位「賢內助」為他處理妥當,並一直在身邊支持和體諒他。

談到這裏,陳展禧有感而發,原來採訪的前一天適逢他與太太的結婚十周年紀念,但他坦言至今仍未曾與太太度蜜月,愧疚難掩。

搬近公司住 多與家人共處

「『珍惜』,原來我每日在見證的這個字,自己以前未有好好應用到家庭上,感恩現在一家人仍然健康齊整,為時未晚。」陳展禧慶幸自己未至於醒覺得太遲,為了補償給家人,三年前他已逐漸開始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尋找平衡,例如舉家搬近公司附近,節省交通來回的時間,並編配更多時間與家人共處,以及「珍惜」身邊重要的人。「特別將來小朋友長大後能夠自立,我想陪多啲太太。」

設獎學金做義工 秉承殯儀業助人美德

陳展禧除了是一位出色的防腐師,還是一位積極的慈善施予者,秉承殯葬行業致力助人的傳統美德。

探訪老人院孤兒院

「喜歡幫人可以說是我們的世襲傳統,行業裏較資深的前輩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吃得開,不怕蝕底,不斤斤計較』。面對家屬對先人身後事的要求,都會盡力去滿足,希望幫到死者家屬渡過難關,紓緩他們的傷痛。」

近年,陳展禧將這份「自己能力範圍內,幫到人就盡量幫」的精神投放於慈善,一反傳統殯葬業比較內斂的作風。

因緣際會下,他擔任了筲箕灣東官立中學的校董及顧問,又與太太共同在李求恩紀念中學設立了一項獎學金,勉勵莘莘學子。

除了出錢,他們更身體力行,合辦了一個名為「以禮助人協會」的組織,進行探訪老人院及孤兒院等活動。而本着自己的專業和經驗,以及對生與死的一番觀點與角度,陳展禧亦會在教會分享生死教育,與家人一起做義工,樹立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