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藉「雙循環」打造法律服務平台

中國法學會港區理事協會舉辦座談會,暢談香港律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機遇。(大公報記者凱楊攝)

(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提到支持香港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法律界持續熱議並積極響應「十四五」規劃。中國法學會港區理事協會昨日在金鐘舉辦「十四五規劃對香港法律界機遇座談會」,多名出席嘉賓均指出,香港可藉着「十四五」規劃的「雙循環」,成為國內國際法律服務的獨特平台,並造就香港法律界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向政府提建議完善法律

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主席馬恩國表示,「十三五」規劃支持香港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十四五」規劃也提到強化香港作為國際資產管理中心,香港法律界可以在兩方面發揮:一是從法律專業角度向政府提供意見完善法律,他舉例說在保障受益人權益方面修改信託條例,釐清派生訴訟可訴性;二是從實際信託管理人角度向政府提供建議和意見。

馬恩國指出,香港法律界必須繼續堅持擁護基本法賦予香港法院獨立的司法權和審判權,鞏固香港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地位,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發展。

亞太法律協會會長、律師鄺家賢表示,廣東省2018年推出《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提到支持粵港澳律師聯合會,香港的律師能透過加入國家隊,一同推動法治建設,如習近平主席所說,推動全面依法治國。香港律師能夠以自身的專業、知識服務國家的發展。

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副院長林峰表示,國家「十四五」規劃對香港的支持,有助鞏固和提升香港的競爭,希望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的大局。另外,「十四五」規劃的四十五章表明,加強涉外法治體系建設,加強涉外法律人才培養,而香港作為一個特別行政區,在法治體系建設可以為國家作出貢獻。

內地執業 發揮優勢

林青峻律師表示,隨着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推進,愈來愈多香港企業進入內地市場,而今次的大灣區法律執業考試,將准許一批有經驗的香港律師進入大灣區內地城市執業,有助發揮香港執業律師熟悉兩地法律的特點,亦可以讓年輕律師有更多就業選擇,並能加深青年律師的國家情懷。粵港澳大灣區是「三地三法」,這是殖民地時代留下來的難題,將來要嘗試破解「三地三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