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權益報道 香港文匯報全取兩金

記者住劏房做外賣 「劏房專題」「外賣危機系列」奪紙媒金獎

(香港文匯報記者 廣濟)消委會第二十一屆「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昨日舉行頒獎禮,表彰傳媒在保障消費者權益方面作出的貢獻。供紙媒參加的新聞/特寫/評論組別,以及調查報道組別,由香港文匯報分別憑「劏房專題」及「外賣危機系列」包攬兩金,大公報「街市播疫、電子支付是出路系列」獲得新聞/特寫/評論銀獎,大文集團今屆總共獲得2金1銀的佳績。

● 消委會第二十一屆「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香港文匯報憑「劏房專題」及「外賣危機系列」包攬兩金。圖為獲獎記者與頒獎嘉賓合影。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昨日在頒獎禮致辭時表示,消費者對自身權益認知提高,更懂得選擇合適的產品,間接影響全球貿易商品的供應,新聞界的深入報道有助不斷提升消費權益,令消費者得益。

● 香港文匯報「劏房專題」獲得新聞/特寫/評論組別金獎。香港文匯報PDF截圖

疫情爆發至今,對民生經濟造成重大影響,市民生活及消費模式亦出現翻天覆地變化。今年參賽作品貼近疫下民情,當中有多份作品涉及防疫用品的供應和質素。消委會主席、資深大律師林定國致辭時向傳媒表示感謝:「儘管疫情對各行各業帶來不同程度的衝擊,各傳媒仍然無畏無懼,迎難以上,全力採訪香港及全球各地的疫情新聞,讓市民大眾時刻掌握最新情況,共渡難關。」

● 香港文匯報「外賣危機系列」獲得調查報道組別金獎。香港文匯報 PDF截圖

是次頒獎禮共頒發7個組別合共32個獎項,共有26家新聞機構及大專院校提交203份參賽作品。其中,供紙媒參加的只有新聞/特寫/評論組別,以及調查報道組別,香港文匯報奪得該兩組別的金獎,其中記者陳廣盛、戴天晟報道的「劏房專題」獲得新聞/特寫/評論組別金獎,記者戴天晟報道的「外賣危機系列」獲得調查報道組別金獎。

黃鳳嫺讚本報重視消費權益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對香港文匯報今次比賽佳績表示祝賀,並對文匯報近年來在消費權益報道方面的付出給予肯定,「過去幾年都可以見到,文匯報愈來愈重視消費者權益報道,專業性也越來越高!」

其中「劏房專題」,黃鳳嫺評價:「雖然劏房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今次香港文匯報記者以親身入住切入,給市民一個活生生的畫面,頗具人性。」

至於「外賣危機系列」,她表示,「文匯報能在第一時間抓住疫情下市民生活的變化,並以親身送外賣來剖析問題,非常新穎,是十分貼地的演繹,也獲得了相當高的分數。」

大公報「街市播疫、電子支付是出路系列」對街市使用電子支付平台以減少鈔票播疫風險作切入點,調查商戶使用電子支付的情況,也獲得新聞/特寫/評論組別銀獎。

香港文匯報記者陳廣盛對「劏房專題」得獎表示興奮,直言是一個很大的鼓勵。他解釋,深度報道並不討好,因往往要以較長的時間構思、採寫,以是次得獎系列報道為例,兩名記者共用上逾4個月的時間試住:「我和戴天晟分別在工廈劏房和唐樓劏房各住上一個多月,親身感受劏房戶每天面對的困難,也和劏房戶建立起真切的情感,住戶才放下戒心,道出他們的故事,報道才能揭露租客生活存有極大的安全隱患(尤其在疫情之下),以及面對業主任意加租及濫收雜費的困境。」

記者戴天晟則表示,「外賣危機系列」是他做過最具創意及立體化的調查報道之一。他解釋,疫情下叫外賣轉變為市民生活的常態是本次報道的切入點,本想以親身送外賣為切入點探討外賣平台的防疫漏洞,但其中的意外收穫卻令專題更加立體化,暴露的問題不單只是防疫漏洞,還包括外賣員的勞工權益以及消費者食品安全等諸多細節,「在新聞現場更加細心地觀察,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元素能使得調查報道更加立體、多元。」

消費券投訴259宗 逾廿宗涉坐地起價

● 消委會舉行全新官方網站啟動禮。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特區政府發放第一期電子消費券至今已一個月,次輪登記市民(即7月18日至8月14日完成電子及書面登記)今日將收到首期2,000元電子消費券。消委會表示,截至前日,共收到259宗有關消費券的投訴,當中有20多宗涉及消費券推出後即加價的投訴,更有消費者原本打算用消費券買打印機,職員卻以缺貨為由游說改買另一款較貴價打印機,並「博大霧」對價錢含糊其詞,最後消費者查單才發現「被買」貴價貨,向消委會求助後才獲退款。

101宗與支付平台有關

截至前日,消委會共接獲259宗與消費券相關投訴,其中與支付平台直接有關的為101宗,主要集中於發放消費券初期,大部分涉及未能轉賬、優惠券無法兌現、客戶服務未有接通等;四大支付平台中,以Tap&Go投訴最多,佔38宗,支付寶香港佔30宗,八達通和WeChat Pay HK分別佔26宗和7宗。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近期的投訴則與商戶手法有關,若以行業分類,電腦、電器零售相關的投訴有30宗;酒樓、食肆有26宗;超級市場有18宗;網店則有13宗。

黃鳳嫺舉例,有消費者在大型連鎖電器舖,原計劃購買價值1,288元的打印機,但售貨員聲稱缺貨並游說客人轉購另一款較貴價打印機,其間懷疑售貨員未有清楚交代售價,顧客在付款後查看賬單時,始發現較預算貴600元,消費者因感不滿隨即要求改購另一部價值1,388元的打印機,並要求退回差價500元現金。然而,該電器舖只願以現金券作退款,該顧客遂向消委會求助,終獲退還現金,該顧客其後在電器舖網站發現原本想買的1,288元打印機其實一直有貨。

消委會同時收到20多宗涉及消費券推出後即加價的投訴,加幅由數元到數百元不等:「比如麥皮加幾蚊,食油加20蚊,電腦加幾百蚊。」黃鳳嫺指出,消費券原意是幫市民減輕經濟負擔,故不少市民在派發前已密切留意「心頭好」價格,不容易墮入消費陷阱,期望商戶多考慮消費者心情。

此外,支付平台亦應做好客戶服務工作,並加強教導消費者如何使用消費券,及做好與商戶間發放優惠的協調,方可令發放第二輪消費券時更順暢。

消委會新官網設消費攻略

此外,消委會設全新官方網站,並增設全新欄目「消費全攻略」,整合了歷年《選擇》月刊中有關產品測試、調查和建議等資訊,分類為家品家電、科技、飲食及健康美容等領域,並製作成超過100篇「冷知識」、近60篇「懶人包」,以及超過50篇專題特集,為消費者提供深入淺出的消費指南,所有內容均可免費閱覽。而消委會的格價工具「網上價格一覽通」和「油價資訊通」亦可於新網站繼續使用,市民使用消費券前以此格價,做個精明消費者。未來消委會將加入更多零售平台和產品,產品分類亦會更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