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評後浪 | 宜將剩勇追窮寇

文/李宇陽

香港政治格局正在經歷着一場正本清源的重新洗牌。從「香港眾志」、「學生動源」再到近期的「民陣」、「教協」等一系列反中亂港組織相繼解散,可見香港國安法有如定海神針般,既穩住了香港大局,也令到反中亂港勢力樹倒猢猻散。但與此同時,香港有些人卻提出了「適可而止」、「見好就收」的論調,認為沒有必要對反對派趕盡殺絕,要對國安法的實施力度「降降溫」,以免影響破壞香港自由民主的傳統生活方式,損害香港的多元文化精神云云。

是否要「適可而止」、「見好就收」?答案當然是不!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就是反中亂港勢力仍然存在,敵人亡我之心依然不死。

看看那些在國安法出台後為躲避追責,逃到國外的反中亂港分子,他們有收手嗎?沒有,他們依然唱衰香港,抹黑中央,繼續煽動反中亂港。一些宣布「解散」的反中亂港組織,繼續境外運作,繼續勾結外部勢力,接受反華勢力的資助,一旦時機成熟便會反撲,再次在香港挑起違法暴力活動。

所以,從本質上來看,對於這些思想偏執的反中亂港分子,根本就絕不可能通過「懷柔」、「感化」方式讓他們幡然醒悟,悔過自新,更不應該寄望他們成為所謂的「忠誠的反對派」,參與香港的未來建設。歷史已充分證明,對敵人的同情仁慈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與反動勢力必須要劃清界限,徹底剷除反中亂港之餘孽。

回想近年反中亂港分子一而再,再而三挑起事端,煽動市民公然作出違法之舉時,社會上不斷有聲音以愛護年輕人、聆聽所謂的「民意」為理由,要求特區政府與反對派和解。事實上,政府亦不只一次向反對派釋出善意,期望對方可以協助平息暴亂。但現實如何呢?反對派佔到了便宜,非但沒有就此住腳,反而得勢不饒人,繼續煽動市民的反政府情緒,尤其在區議會選舉嘗得甜頭後,他們更不斷升級行動,換來更激進、更暴力的浪潮。當時說要愛護年輕人的人,看不到結果造成更多年輕人被推上反中亂港的戰車嗎?當時說要聆聽所謂「民意」的人,看不到結果造成更多無辜市民終日活在恐懼之中嗎?即使綏靖主義的出發點是出於好意,事實卻說明這番好意最終成為惡意的幫兇。

「修例風波」是一場反中亂港勢力企圖奪取特區管治權的港版「顏色革命」,在進入國安法時代的當下,特區政府必須進行一場徹底清除「港獨」餘毒的革命。難道當敵人要搞你死我活的流血鬥爭,我們還要講「懷柔感化」的婦人之仁?難道還要給他們留有一絲喘息之地,待反中亂港分子伺機反撲?唯有將這場革命堅定不移進行到底,才能從根本上重塑香港的政治格局,從根本上維護「一國」,保障「兩制」。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