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設體育發展局 助香港健兒再創佳績

文/吳傑莊

香港運動員在東京奧運創下歷屆最輝煌的成績,刷新多個香港和亞洲紀錄,成績讓人鼓舞。這座人口約750萬人、面積約1106平方公里的城市,回歸祖國後,由於得到中央大力支持,運動員在各項體育競賽上不斷取得突破,屢創佳績。

香港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推動體育運動普及化、精英化,更投放資源支持精英運動員和體育發展。在過去四年特區政府支持體育發展的非經常性開支高達600億港元,經常性開支不斷增加。據統計,全港共有超過1800個公共運動場地,其中有44個公眾游泳池、42個公眾泳灘、315個各式足球場、252個網球場、292個壁球場等,共計佔地2360多公頃。寸土寸金的香港,大多數居民可能生活在蝸居之中,卻能享受到良好的社區運動設施,可見特區政府對發展香港體育的決心。

用新思維推動體育普及化

藉由奧運颳起的運動風,建議政府以戰略高度發展體育,為香港體育提供堅實後盾支持,就此本人有以下拙見:

首先,要優化運動員職業階梯,才會有更多青年願意成為職業運動員。建議政府增加香港運動員基金注資,提升撥款額用以提升青年運動員獎學金、賽事現金獎勵等,同時幫助退役運動員轉型時可加入社會創新的特殊資助,鼓勵他們投入體育宣傳和教育相關的社會企業,繼續在體育的路上發光發熱。

在體育發展精英化方面,可提升「精英訓練資助評核準則」當中對中學生和青少年運動員的資助額,並且利用「互聯網+」科技的方式為青年運動員提供線上課程、特殊應考安排等服務。設定體育教練薪級表,明確按其運動員資歷、體育教學資歷及學術研究水準等因素,提供相應的薪酬水準為體育教練提供更全面保障,並形成薪酬階梯,有助於提升從業者意願的同時也可提升從業者的專業素質。

其次,在體育普及化層面。增加對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六十個體育總會的總資助額,資助旨在體育服務擴展至各年齡層。當然,同時要優化監管機制,以確保體育總會善用公帑。

康文署可多推廣一些新興的、趣味的運動,政府成立先進運動基金,撥款給民間團體,舉辦針對中老年的團體式體適能運動或導入居家式趣味運動,以提升相關人士接觸體育運動的機會。最後優化現行的教學框架,鼓勵和帶領中小學生學習多觀賞和接觸體育活動,以加強學生對體育活動的熱情。

打造體育科技盛事中心

最後,體育必須產業化。建議政府盡快制定《體育產業發展藍圖》,並組織體育產業發展高峰會,邀請各界人士及其他關鍵持份者積極出謀獻策。政府亦應牽頭提供更多資源,以直接注資的方式支持香港的體育機構。本屆東京奧運會,特區政府首次購入轉播權,並給予五家持有香港本地電視廣播牌照的公司播放東京奧運會賽事,方便市民收看,某種程度上帶動了此次香港地區「全民奧運」的熱潮,建議可以將採購大型比賽的轉播權設定為恆常措施,體現政府對發展體育產業的魄力,甚至可研究為投資體育產業的商界團體提供特殊的稅務優惠。

目前體育相關事務管理比較碎片化。建議政府設立體育發展局,將體育事務整合至單一政府部門,以加強體育政策制定的統一性,長遠有助於支持體育產業發展。伴隨着香港成功與粵、澳承辦全國運動會,成立體育發展局有助於提升行政效率,優化統籌素質,為今後舉辦更多體育盛事先行試點。

最後,作為國際大都會的香港近年來舉辦了不少國際體育賽事,當局可成立體育科技委員會,積極統合體育界及創新科技界專才,為科技與體育競技結合的未來發展及政策方向提供意見,並研究將部分專業賽事轉移到虛擬平台,打造香港成為體育科技盛事中心。

相信在政府和各界不斷的努力之下,香港體育發展越來越好。即將到來的2025年舉行的全運會是一個全國性的廣闊舞台,相信可以讓香港運動員有進一步成長空間,實現更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