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業聯盟」籲全面加強國情教育

由十多個教育專業團體組成的「教育專業聯盟」,以「多元、專業、穩定、發展建構香港教育美好明天」作為參選政綱,為教育界辦實事。

(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將於9月19日進行,由十多個教育專業團體組成的「教育專業聯盟」,安排共13名資深中小學及幼稚園校長合組名單,參與其中的教育界選舉。

聯盟代表昨日強調,選出特首及立法會議員是其重點工作之一,會以教育為先、有擔當、有遠見、負責任的候選人為投票對象。

「教育專業聯盟」以「多元、專業、穩定、發展 建構香港教育美好明天」作為參選政綱,致力以宏觀角度提出多項建議。

對於整體教育的長期發展,聯盟提出,應堅持「一國兩制」,加強中國歷史教育、文化教育和國情教育,重視公民與法治教育,強化兩文三語的語文政策;並發揮香港教育獨特優勢,規劃發展成為大灣區及亞洲教育樞紐。

妥善處理內地學童來港就讀

聯盟召集人、香港直資學校議會副主席招祥麒強調,香港的教育屬於所有關心香港的人士共同擁有,希望有志於為教育界出選的議員、特首候選人,能夠就聯盟作出的建議作出思考及回應;他並承諾,未來會以教育為先、有擔當、有遠見、負責任的候選人,作為投票對象。

招祥麒認為,香港除出生率以外,適齡學童從內地來港就讀、有移民學生回流本港等,都會為香港學生人口帶來各種影響,導致以往學生人口走勢存在「驟增驟減」的特徵。然而人口問題是單一學校或單一類學校無從解決的,他建議特區政府提出宏觀教育政策,朝合理方向解決,與內地政府多溝通掌握資訊,相信有助改善情況。

聯盟總策劃、教評會主席何漢權表示,聯盟提出的政策強調以學生為本、尊師重教及確保教育質素為大原則。聯盟的政策會經過民意諮詢、專業教師參與,相信立法會議員、特區政府,甚至是中央政府均支持聯盟提出的意見。

倡設教育事務專責委員會

何漢權建議特區政府成立一個專門處理教育事務的委員會,並在今後訂立政策時進行前期研究,同時制定短、中、長期的規劃,靈活應對不同情況;在實施某項具體措施時,可以在一定區域進行先行試點,根據反饋情況及時調整,同時亦應當同業界認真商討。

代表業界多元聲音 打破反對派壟斷

「教育專業聯盟」強調,他們提出的政策是以學生為本、尊師重教及確保教育質素為大原則。圖為聯盟參與者,教聯會舉辦的「我們一起悅讀的日子2019」活動情況。

 

過去,教育界及高等教育界的議席一直被反對派壟斷話語權,他們在參選事時就把政治取態放在首位,卻將經濟、民生,以及業界利益遠遠拋諸腦後。

今次參加選舉的「教育專業聯盟」,由13名資深中小學及幼稚園校長組成,他們強調,必定提名及選出以教育為先,對香港教育政策有規劃、決策及推動能力的立法會議員和特首。

在2016年的選委會選舉中,戴耀廷夥同陳健民、張星煒、陳清僑、陳惜姿及呂秉權等29人,組成了「高教界民主行動」競選高教界席位。他們聲稱將會建立商議機制,以民調、商討和各界意見作為投票取向的參考云云,但強調會有一致的投票取向,又稱投白票也是其中一個可能性,企圖透過這些方式左右特首選舉結果。

選出以教育為先的管治者

在該場選舉中,教育界的56名參選人逾半為反對派,他們參選多打着「Anyone But CY」旗號,以反對行政長官梁振英連任為單一議題,即使梁振英已宣布不謀求連任,部分參選團隊的宣傳標語仍然只有「ABC」,卻沒有真正為業界謀利益及關注經濟、民生的政綱。

參選今屆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教育界)的「教育專業聯盟」由教聯會、教評會等十多個教育團體組成。

聯盟表示,香港教育由學界及所有關心教育的社會各界人士共同持有,多元持份者應共同關心教育發展。聯盟同時強調,倘若能夠當選,必定提名及選出以教育為先,對香港教育政策有規劃、決策及推動能力的立法會議員及特首。

聯盟總幹事、教聯會主席黃錦良曾指出,聯盟代表教育界多元聲音,13位成員來自不同教育專業範疇,他們是次參選,正正打破教協過去在教育界選舉的壟斷。

關注教育界權益 提出30項建議

教協過往長期壟斷教育界的議席,但他們卻只將問題政治化,嚴重阻礙本地教育事業發展。

過去教協長期以政治凌駕教育專業,荼毒學子,嚴重阻礙了本地教育事業的發展。

今次參選教育界的「教育專業聯盟」針對中小學、幼稚園及特殊學校等提出多項建議,並表示未來會更加關注教育界同工的權益,在專業層面提供更多支援與服務。

要求增加幼教編制人手

教協不僅曾經是反中亂港組織支聯會和民陣的成員,在黑暴期間更曾煽動教師罷課,勾結外國勢力干預特區政府管治,成立基金支援黑暴「黃師」,出售「港獨」書籍等,其所作所為已遠遠超出所聲稱的教育專業團體。「教育專業聯盟」總策劃、教評會主席何漢權直言,在過去的選委會中,大部分教育界的席位均被反對派所佔據,但他們卻政治掛帥,完全漠視民意,也始終無法做到「學生為本、尊師重教」,反而積極充當部分團體的「發聲筒」。近年來香港教育質素的不斷下降,與他們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而從八月初成立至今,聯盟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已針對不同學校提出約30項建議,包括促請政府調增每名幼稚園學生的單位資助額,增加幼教編制人手;改善小學的中層管理人手,理順小學校長和副校長薪酬架構,並全面推行小班教學;中學提供額外教師人手,負責統籌學校的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教育;同時建議政府協助學界與商界、科技界聯繫,提供境內、境外的STEM實習機會等。

聯盟總幹事、教聯會主席黃錦良表示,聯盟涵蓋的教育領域相當多元,也具有代表性,能夠反映業界聲音。

黃錦良強調,教育界並不是沒有了某個教育團體,就會發生很大變化;聯盟未來會更加關注教育界同工的權益,並在專業層面提供更多支援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