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失眠困擾 可致焦慮抑鬱

定義失眠

失眠,在臨床上主要指規律的睡眠被打亂,而且影響到患者白天的正常活動,其主要表現是:

(1)夜間難於入睡、維持睡眠困難,或醒後入睡困難;

(2)白天有疲乏、頭昏腦漲等症狀,休息後精力依然未能恢復(如睡眠量減少而無白天不適者,則不視為失眠)。

一般來說,失眠的第一種情況是睡眠潛伏期長(上床後30 分鐘內未能入睡者);第二種情況是實際睡眠時間減少(每晚總睡眠時間不足6 小時);第三種情況是覺醒時間增多(每晚半夜醒來超過30 分鐘而不能入睡者)。

醫學上所說的失眠症,與坊間的失眠是有分別的。「失眠症」是指長期的睡眠障礙,而「失眠」只是一種症狀,可能是暫時或偶然發生的。

按照失眠的症狀,可分為三種情況:難以入睡;睡眠淺;易醒,醒後無法再睡。按照失眠時間的長短,亦可分為短暫性失眠和持久性失眠兩大類。

要注意平時較少見的所謂「假失眠」,例如某人睡醒後卻說自己不能入睡,但問其事情時卻講不清楚。這可能是淺睡眠或睡眠中的心理活動,造成他們有一種睡醒感覺,而不是一種症狀。

短暫性失眠

短暫性失眠,是由各種臨時原因刺激所引起,這類失眠情況僅持續幾天或更短時間,大多數人都曾有類似經歷。隨着各種影響因素消除,這種失眠情況也隨之消失。

而引起短暫性失眠的因素一般有三大類:

(1)興奮、焦慮、疼痛、瘙癢、咳嗽、刺激性食物或藥物等。

(2)日常生活習慣突然發生變動,如跨時區遠行,晝夜輪班工作等。

(3)生活環境因素影響,如噪音、強光、高溫、住宿改變等。

如果僅因為上述原因不能入睡,不需緊張,也不必驚慌失措,當上述情況改善或逐漸適應後,這種短暫性失眠很快會過去,即可恢復正常睡眠。但暫時性失眠如果沒有及時改善,再加上不良的生活習慣,就可能持續下去,成為持久性失眠。

持久性失眠

持久性失眠,是指失眠時間持續超過三個月以上。這類型失眠不僅會引起次日的頭暈、疲倦、乏力,重則引起精神萎靡、記憶力下降、焦慮抑鬱等,從而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工作及生活。因此,對長期失眠患者來說,應避免失眠的繼續發生,久治不癒者應該去醫院檢查,以確定是否患有焦慮症或憂鬱症。

《亞健康穴位自我調理》

內容節錄自《亞健康穴位自我調理》,獲「香港浸會大學–賽馬會中醫疾病預防與健康管理中心」授權轉載。

作者: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 中醫臨床副教授—倫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