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的中醫治療

濕疹的病因可概括為「先天稟賦不耐」及「後天多種內外複雜因素互相作用」,而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氣血生化之源,與濕疹的關聯性顯而易見。肺主皮毛,濕疹的病位在皮膚,因此與肺臟的關係可說是密不可分。肺主通調水道、脾主運化、腎主水,此三臟的共通點同是人體重要的水液代謝器官,水液代謝一旦失調,「濕濁內生」的條件就形成了。《黃帝內經.素問》:「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可見水液代謝亦涉及了膀胱,「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膀胱與腎相表裏,膀胱氣化功能正常,津液才能正常輪布,而這功能由腎氣充足所支持。

中醫臨床辨證常見濕熱浸淫證、脾虛濕蘊證、血虛風燥證。濕熱浸淫證表現為皮損潮紅灼熱、瘙癢不止、滲液流滋,伴心煩、身熱,多見於急性濕疹;脾虛濕蘊證表現為皮損潮紅瘙癢、抓後糜爛流滋,出現鱗屑,伴神疲、腹脹、大便溏(稀、軟、不成形),多見於亞急性濕疹;血虛風燥證表現為皮損色暗、色素沉着、粗糙肥厚,反覆瘙癢,多見於慢性濕疹。

中藥治療

中藥治療濕疹會根據病程的發展、邪氣的盛衰而有所側重,常用清熱、利濕、袪風、止癢、解毒、益肺、健脾、補腎、養血的方法。濕疹發作時,血滋滲出、瘙癢難耐,治療側重於清熱、利濕、袪風、止癢、解毒的治標之法,常用藥包括白蘚皮、地膚子、薏苡仁、生地、丹皮、烏梅、莪朮、土茯苓、紫草、蘇葉、防風、徐長卿、甘草等。濕疹緩和時,治宜益肺、健脾、補腎、養血,以固其本,臨床常用黨參、黃芪、山藥、白朮、茯苓、當歸、白芍、熟地等藥。

治標袪邪的藥物往往容易傷及正氣,因此組方上應加以固護胃氣,邪盛時易壅滯氣機,因此亦酌量加入理氣藥以疏通氣機。濕疹反覆發作,易造成氣陰兩虛、血虛風燥,宜治益氣養陰、潤膚止癢。使用袪濕的藥應慬防傷陰,使用滋陰的藥應慬防助濕。慢性濕疹瘙癢頑固時,治宜搜風通絡,使用蟲類藥宜由小劑量開始。濕疹遷延日久,皮膚肥厚,苔蘚樣變,為血瘀之象,宜加以活血之藥。

針灸治療

除了內服中藥,針灸亦是治療濕疹的有效選擇。

圍刺法:在皮疹周邊向中心進行瀉法圍刺,能達到清熱解毒、袪風止癢的作用。體針選穴方面,近代研究指出臨床常用頻率最高穴位為: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等穴位以調和氣血。曲池為手陽明大腸經合穴,有疏風解表的作用;合谷為手陽明大腸經原穴,亦是四總穴、四關穴之一,有疏通經氣、暢通上下氣機的作用;血海屬於足陽明胃經,主血分諸症;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合穴,四總穴之一,能健脾益血。經絡取穴規律中,以足太陰脾經取最多,脾主司輸布精微,各種水濕、水腫的疾病,主要責之於脾,三陰交、陰陵泉常配伍以健脾利濕,配合血海以達到活血化瘀的效果。

火針療法:將燒至通紅的不銹鋼點針患處皮損,借助火針的陽熱,直接袪邪外出,可達到溫通經脈、消腫散結、袪風止癢的目的。

梅花針療法:利用梅花針於局部皮損上扣刺,可以宣散皮損處氣血瘀積,促進皮膚微循環和促進炎症代謝,對免疫系統有良好的調節作用。

伍海強(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