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創始人嚴寶禮之二:文匯初問世(1938-1939)

《文匯報》創刊伊始,工友僅集資三千元,而且是「三無」:無社址、無印刷設備、無編輯人員。嚴寶禮想到1937年12月14日停刊的《大公報》上海分館。他通過介紹取得了《大公報》原上海經理李子寬的帮助,此時的《大公報》由其總經理胡政之在滬負責「善后」,既有館址、設備,又有編輯記者。當胡政之得知,嚴寶禮辦報遇到困難,胡政之隨即答應把《大公報》的設備和庫存紙張給《文匯報》使用。《文匯報》租用了福州路和愛多亞路兩幢房屋作為經理部和編輯部、工廠部之用,一應設備俱全。《大公報》與《文匯報》一脈相承也緣起於此。

辦洋商報要有外國人主持。跑馬廳中文秘書方伯奮聽說嚴寶禮要辦洋商報,主動聯繫英籍經紀人克明,商議後雙方一拍即合,達成協議。最終定報名為《文匯報》(THE STANDARD),於一九三八年一月二十五日創刊。掛英商招牌,英國人克明(H·M·Cumine)掛名擔任發行人總主筆。克明用英文《文匯報》(Mercuriy)的中文「文匯報」三個字向英國駐滬領事館注冊,實際主持人是總經理嚴寶禮。隨後又成立了英商文匯報出版公司,由克明任名義上的董事長,中、英籍董事各5人,一切事務均由中國董事操辦。嚴寶禮為華籍五董事之一,并兼任總經理。

《文匯報》名字確定後,請來唐駝與譚澤闓兩位書法家題寫報頭。任嘉堯認為唐駝的「文」字寫得像扁擔,會顯得很俗氣,不適宜做報頭。譚先生一手顏體書法,工整挺拔,結構嚴謹,且又豐滿,作為報頭很合適。於是嚴寶禮採用了譚澤闓的字做報頭,並沿用至今。

《文匯報》應時而生,以愛國抗日作為辦報鮮明立場,第一版刊有克明署名的發刊詞《為本報創刊告讀者》,表面「本報本着言論自由的最高原則,絕不受任何方面有形與無形的控制,如不幸遭受外界的阻力,余必設法排除之。」報道抗日戰場上的戰鬥真相,宣揚抗日戰爭必勝的信念,博得讀者的信任和支持,深受歡迎,但也因此遭敵偽仇視。2月10日,敵偽派特務向福州路《文匯報》社投擲手榴彈,營業員陳桐軒當時被炸身亡,廣告員蕭岫卿、畢志奮亦受傷,恐襲雖傷害員工肉體,但使報館自上而下眾志成城,決心抗日。

嚴寶禮知人善任,廣攬人才,使得初生的《文匯報》風生水起,任嚴初延、胡惠生為編輯主任,儲玉坤為編輯兼主筆,邀原《救亡日報》編輯委員柯靈(高季琳)主持副刊。後邀請徐鑄成為主筆,主持編輯部事宜,王文彬、許君遠、費彝民、魏友棐、程玉西、邵伯南(紅葉,唯一的地下黨員)、李秋生、吳農花、胡道璋、張寄匯、胡傳樞、任嘉堯、沈鳳芝等相率參加編輯部工作,創刊半年間發行數額躍至六萬份,成為上海最暢銷的報紙。1938年12月為擴大宣傳,又出版晚刊,由李秋生擔任主筆。正因李秋生是許廣平的房客,徵得許廣平同意,把《魯迅日記》登在《文匯報》連載。《文匯報》同時出版《文匯年刊》(柯靈主編、沈鳳芝和任嘉堯助理)宣傳抗日戰爭。

1938年,一名女子在上海街頭售賣刊出台兒莊會戰消息的文匯報。

此時的上海,不但有來自閘北、南市的難民,而且東南地區,甚至山東、平、津等地不堪受奴化教育的青年學生也流亡至此。嚴寶禮鑒於他們備受生活折磨,在報上發起捐募寒衣代金,分發給各地難民,並由報社和社會協同設置清寒獎學金,通過考試評定,補助高中學生每學期五十元,初中學生三十元,使廣大流亡、困難的有志青年不致失學。此舉不但救助大量災民,亦為社會提供了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