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變萬化的濕疹

成因及症狀

濕疹,相信大家對此病不會陌生,中醫又名「濕瘡」。發病成因主要是由於先天稟賦不耐(即人體先天元氣不足、功能低下),後天由多種內外複雜因素互相影響所引致的皮膚病。常見內在因素包括情志刺激、腸道功能紊亂、內分泌失調、血液循環障礙、疲勞體虛、感染等;外在因素有日光紫外光刺激、溫度刺激、皮膚乾燥、衣物摩擦、接觸化學物品等原因導致。濕疹的臨床表現為多形性皮損、對稱分布、具滲出傾向、瘙癢、反復發作。濕疹可於任何年齡、性別及季節發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素。

不同的發病特點

我們日常可以留意到濕疹患者身上的病發位置和皮損特點都有所不同。古時中醫早已深研濕疹病發點,因而對此有不同命名:好發於手部的濕疹,稱為「瘸瘡」;發於小腿的濕疹,名為「濕臁瘡」;好發於四肢肘窩、膕窩(膝關節後方)的濕疹,稱為「四彎風」;耳部的名為「旋耳瘡」;乳頭位置濕疹稱為「乳頭風」;臍部的稱為「臍瘡」;陰囊的稱為「腎囊風」或「綉球風」。遍佈全身,流滋水的,稱為「浸淫瘡」;以丘疹為主的,稱為「血風瘡」或「粟瘡」。

發病規律

臨床上,濕疹可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即介於急性和慢性中間)、慢性期。急性發病後,病情反覆可轉為亞急性期,如亞急性期處理不當,可轉為慢性期,臨床亦多見一發病即為慢性期的病症。

急性期起病快,瘙癢據烈,皮損主要表現為紅斑。紅斑基礎上又可見密集的粟粒狀丘疹,或丘狀疱疹,或水疱,伴小片糜爛、明顯滲出、結痂。

亞急性期瘙癢明顯,皮損呈暗紅色紅斑。紅斑基礎上又可見小丘疹、鱗屑、結痂,或有少量丘疹、水疱、糜爛、輕度浸潤。

慢性期常瘙癢程度不一,皮損多呈暗紅色或灰褐色,局部乾燥、粗糙、鱗屑,或有苔蘚樣變、浸潤。

伍海強
註冊中醫師

伍海強中醫師其他文章

蕁麻疹:來無影去無蹤的皮膚病

濕疹起伏不定?全因病從口入

紓緩濕疹的5個生活細節

千變萬化的濕疹

擾人青春的青春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