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禮建黨百年 「中國樂派國樂團成立音樂會」奏響國家大劇院

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樂派國樂團成立音樂會結束後,各位藝術家向觀眾揮手致意。朱燁攝

(大公文匯網 記者 朱燁)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樂派國樂團成立音樂會」於21日晚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正式上演,這也是中國樂派國樂團的首次公開亮相。一首民族管弦樂《節日序曲》拉開演出帷幕,呈現出一片熱烈歡騰的喜慶之景,亦表達了演奏家們用精湛演出迎接建黨百年的喜悅心情。

記者現場看到,本次音樂會由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主任、指揮家許知俊執棒,中國樂派國樂團攜手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副主任、古箏演奏家王中山,中央民族樂團團長、琵琶演奏家趙聰,二胡演奏家陳軍,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教授、笛子演奏家張維良聯袂出演。

據悉,民族管弦樂《節日序曲》於1959年、由施萬春初創,表達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全國上下熱烈歡騰的喜慶之景。樂曲的主部主題來自於河北吹歌曲牌「淘金令」,常用於表現熱鬧喜慶的生活場景。緊接着一首古箏協奏曲《楓橋夜泊》點亮了靜謐的楓橋之夜。樂曲以寫意的方式糅合了江南絲竹、崑曲等音樂素材,描繪出了一幅詩情畫意的江南水鄉夜景。古箏演奏家王中山以詩詞為骨骼、以音樂為血肉,對詩中所描寫的月夜、江楓、漁火等景色進行了細膩深刻的描繪,贏得聲聲喝彩。

琵琶協奏曲《絲路飛天》,則是中央民族樂團團長、琵琶演奏家趙聰受中央民族樂團邀約為大型音樂會「絲綢之路」創作的琵琶作品。趙聰與中國樂派國樂團共同描繪了一幅敦煌壁畫中仙女「飛天」、婆娑舞蹈的場景,既保留了中國傳統音樂中的西域音樂元素和韻味,又汲取了西方作曲的技法與彈撥技巧。音樂層次感豐富,展現了強烈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人文情懷。

音樂會下半場的第一個作品是由作曲家劉文金創作的二胡協奏曲《長城隨想》的第三、四樂章:忠魂祭、遙望篇。作品豪邁從容、持重沉穩,表現了對中華民族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和嚮往,帶有豪邁壯闊的音樂氣質。笛子協奏曲《花泣》的意蘊取材於文學作品《紅樓夢》。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教授、笛子演奏家張維良將文學作品「黛玉葬花」的凄美意境同音樂演奏的純熟技法完美結合。以「笛中音」演繹「花間淚」,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底蘊,讓觀眾真切感受到了文學之美與音樂之美相融合的魅力。

音樂會收尾之作是作曲家譚盾創作的民族管弦樂《西北組曲》。演奏家們充分發揮了每一件樂器的演奏專長,以交響化的音樂語言和高亢激蕩的鼓樂引發現場聽眾歡呼不斷、掌聲雷鳴,將音樂會推向高潮。音樂會最後,中國樂派國樂團在持續不斷的掌聲中,返場演奏了《唱支山歌給黨聽》《花好月圓》兩首返場曲目。伴隨最後一首加演曲目雷鳴般的掌聲,中國音樂學院校長王黎光走上舞台與樂團的音樂家們親切交流。

中國音樂學院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中國樂派國樂團是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樂派高精尖創新中心的核心建設項目。由中國音樂學院校長、著名作曲家王黎光擔任藝術總監,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主任、著名指揮家許知俊擔任首席指揮兼團長。 中國樂派國樂團的建設宗旨是探索中國樂派音樂理論研究、音樂創作、音樂表演和音樂教育的創新發展方向,以及詮釋中國樂派經典作品,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示中華優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