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發現內地罕有保存原貌明長城營堡

村民取土時發現的銅像。(受訪者供圖)

(大公文匯網 記者 李陽波)「保佑本堡人馬平安,胡虜遠遁。」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在陝西榆林市靖邊縣毛烏素沙漠範圍內,發現一處城內布局、遺蹟基本完整的明代長城城堡,其中一件出土香爐上鑄刻的這句話引人關注。經考古工作者發掘確認,該處城堡是明延綏地區「三十六營堡」之一的清平堡,清康熙時期平定噶爾丹之後廢棄,後迅速被毛烏素沙漠覆蓋掩埋,歷經數百年未經受太多人為擾動,這也是內地目前罕有的保存原貌的明代長城城堡。

顯應宮照壁及大門。(受訪者供圖)

明朝設「三十六營堡」護衛北境

陝西榆林古稱「上郡」,後因當地的土壤特別適合種植榆樹和柳樹,故名榆林,是明朝在北方沿長城防線設立的九個軍事重鎮之一。榆林鎮明長城全長880公里,沿線共設置有營堡36座、台墩1128個、壕牆崖寨900多處。據史書記載,當年的營堡個個駐守重兵,36個營堡共駐兵57000多人、馬騾33000多匹、守將60多名。

此次發掘的清平堡遺址距離明長城僅10公里,始建於明成化年間。根據勘測數據顯示,清平堡遺址平面大致呈長方形,南北長約600米,東西長約300米,共有三門,北側和西北側城牆為弧狀且有折角。據悉,清平堡建成後在嘉靖年間曾多次遭到攻擊,隆慶六年、萬曆六年先後對城址進行增高、加磚等補修工作。清康熙年間廢棄後被沙漠掩埋,之後城內再未有大規模人類生產、生活進行,因此城內布局、遺蹟等基本未受破壞。2020年4月,當地村民在取沙土修路的過程中發現泥塑造像、建築材料等遺蹟,隨即上報至文物部門,2020年 5月起,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取土地點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工作。

顯應宮內出土的泥塑造像。(受訪者供圖)

30餘尊真人大小造像栩栩如生

「我們在發掘中發現大批建築遺蹟,分屬兩個院落。其中南側院落規模較大,南北長約60米,東西長約25米,有保存完好的院牆、房屋、磚鋪地面等。」據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于春雷介紹,根據該院落內出土的一塊石碑碑文記載,此院落名為顯應宮,是一座城隍廟,嘉靖年間曾重修,後於萬曆年間由延綏副總兵杜松集資再次重修。顯應宮由院牆、照壁、門廳、戲台、東西側殿、大殿及寢宮等部分組成,這批建築房屋頂部已經坍塌,但是牆壁保存較好。「值得一提的是,除戲台外,我們在其餘建築內均發現有保存完好的彩繪泥塑造像,目前共發現造像30餘尊。」于春雷表示,這批造像接近真人大小,顏色鮮艷,造型栩栩如生,展現出了極高的藝術水準,且造像數目較大,保存完好。根據造像外形判斷,目前揭露的數尊均為城隍、判官、夜叉小鬼等形象,與碑文記載相符。

此外,顯應宮內還出土了鎏金銅像、鐵質香爐等遺物,鐵質香爐有銘文,記載該香爐為嘉靖年間堡內軍官所捐贈,內容為祈求「保佑本堡人馬平安,胡虜遠遁」。而出土的小鬼造像也與傳統城隍廟常見的瘦骨嶙峋的形態不同,顯應宮內小鬼造像肌肉豐滿,孔武有力,應該也是長城地區特有的文化表現。與此同時,在發掘過程中,顯應宮遺址周邊出土了較多的琉璃瓦、鴟吻等建築構件,以及瓷器殘片和數枚瓷雷等防禦用武器,說明了顯應宮當時建築應該較為華麗,規格較高。

出土於顯應宮內的泥塑造像。(受訪者供圖)

生動再現明代邊防守備等歷史場景

除了顯應宮發掘,2020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還對清平堡城內進行了調查和鑽探,發現了大批建築遺存。其中在顯應宮東側發現有一處較大規模建築基址遺蹟,根據碑文及縣誌記載,可能為城內中心樓址,2021年5月起,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該遺蹟進行了清理,已經清理發現該樓址的過洞及樓基南側,樓基東西長約12米,殘高約3米。樓基頂部建築破壞倒塌,該樓的發現,對於了解清平堡整體結構布局有很大作用。

據悉,此次發掘的清平堡遺址由於廢棄後很快被沙漠所掩埋,很少有人類進行大規模的活動,基本以農業耕作和放牧為主,因此得到了較好和完整的保護。整個營堡建築格局清晰,出土文物豐富,生動再現了明代邊防守備、建築營造、文化與民族融合等歷史場景,其內涵亦較好地反應出明長城營堡的格局風貌及時代特徵。專家表示,該營堡的發掘,不僅可以最大程度了解明代營堡的詳細格局與內部體系,對於其他營堡的研究、保護,也具有極重要的借鑒作用。同時隨着國家近年提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構想,清平堡遺址的考古工作對於科學保護和利用陝北長城遺蹟也有着重要的意義。

顯應宮周邊道路及小型墓葬。(受訪者供圖)
遺址出土的泥塑造像。(受訪者供圖)
清平堡遺址全景。(受訪者供圖)
明《重修顯應宮殿》碑。(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