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銅鏡 知興替

唐高士宴樂紋嵌螺鈿銅鏡。(中國國家博物館)

文\胡安娜

自古至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離不開鏡子,琳琅滿目的銅鏡,是古代文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場館,保存了大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唐銅鏡。近代照相術的發明,顯然來自鏡子的啟迪;鏡子的反射原理,應用於汽車反光鏡、光學、電子、數碼科技等。而在中華傳統文化裏,存在大量關於鏡子的語彙,如「前車之鑒」、「明鏡高懸」、「大圓寶鏡」等,鏡子的話題常說常新。

銅鏡也稱「鑒」。「監」字在西周早期金文裏,左邊是一個人形睜大眼睛向下俯視,右邊是一個容器;後期字形演變為,在半邊的容器中加了一個「橫」,代表內裏有水,可以反射照容。

商周銅鏡 天圓地方

監、鑒、鑑,古文通用。鑑就是古時用以盛水或冰塊的青銅大盆。古人低頭探照,在水面或打磨較光滑的盆底可以照出面容,逐步演化為照形用具。鑑、鏡,音近義同。清代學者徐灝解釋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鑑,古祗作堅,從皿以盛水也。其後範銅為之,而用以照形者,亦謂之鑑,聲轉為鏡。」

至今發現的我國古代最早的銅鏡,是甘青地區距今約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齊家文化」銅鏡。中原地區已發現的最早銅鏡,在此五六百年後,為河南安陽殷墟晚期,共六件,青銅工藝已經爐火純青。有明確出土地點的西周銅鏡,現已發現十七件。

殷墟婦好墓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女英雄婦好的墓地,出土的四面銅鏡分為兩種。一種是對十二中氣太陽運動軌跡模擬的「七衡六間圖」,一種是戰國以前星象區域圖式。兩種圖式均表達古代蓋天觀念,確立了中國銅鏡圓形造型以像天的傳統。春秋戰國時期又出現方形造型,形成銅鏡天圓地方的整體寓意,並在漢代達於極致。

攬鏡騁懷 「中國大寧」

鏡子作為照面工具,本身帶有私密性。魏晉作為追求唯美、張揚個性、抒發自我的時代,尤其如此。《晉書·王衍傳》說此公常常憤世嫉俗,心中不平衡,在車中「攬鏡自照」,對宰相王導說:你看我的目光,簡直就是騎在牛背上。《晉書·王濛傳》記載另一位美男子王濛,「美姿容,嘗覽鏡自照,稱其父字曰:『王文開那得生如馨兒!』」這孩子近乎自戀,對着鏡子叫着他爸爸王訥的表字說:「王文開,你怎麼生個如此甯馨兒!」

但漢代人並不如此。一九五二年湖南長沙北郊伍家嶺出土一面鎏金銅鏡,鏡背五十二字秦小篆銘文,其中有:「中國大寧,子孫益昌。黃常(裳)元吉,有紀剛(綱)」。鏡主人攬鏡騁懷,胸懷家國,祝願祖國中國國泰民安,自己家族子孫日益昌盛。令人不由得對大漢雄風心生嚮往!這也是銘文裏較早出現「中國」一詞的古器物之一。

對鏡理妝 兒女情長

照容是鏡子最基本功能之一。陝西歷史博物館藏彩繪持鏡女立俑,出土於陝西長安縣嘉里村裴氏小娘子墓。女立俑高三十厘米,頭梳高髻,身着盛唐華衣,豐肉微骨,嫮目宜笑,右手持一件帶柄銅鏡。隋唐時期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社會自由平等,人們追求更加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唐人從小愛美,重視妝飾儀容。李商隱詩:「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小小孩童也對鏡畫眉。這也反映銅鏡在唐人生活中已不可或缺。

鏡子除了照容,也作為定情信物,寄託男女間愛慕、相思之情。唐朝白居易《感鏡》詩:「美人與我別,留鏡在匣中。」這位美人與白居易分別之時,將一面銅鏡作為定情信物相贈。銅鏡雖然在唐朝屬常見用具,但畢竟是人家姑娘家隨身使用。那時沒有照片,贈鏡如面,將自己小女兒心思化作小小銅鏡,希望與郎君日日相見;同時也有為對方祈福辟邪、護佑平安之意。

陝西安塞縣王家灣一座夫婦合葬墓,出土一件昭明連弧紋銅鏡。整面銅鏡一分為二,一半放置於男主人頭旁,一半放置於女主人頭旁。這面銅鏡也許是曾經見證二人山盟海誓、風雨同行的定情信物。後將帶有美好回憶的銅鏡一分為二,在夫婦死後隨二人一同入土。夫婦將各持一半的銅鏡,作為來世重逢的信物。唐朝孟棨《本事詩·情感》還記載夫妻「破鏡重圓」故事,鏡子牽動着多少悲歡離合。

《舊唐書·魏征傳》記載唐太宗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可能是對鏡子物理功能、政治功能、社會功能最全面的認識。

明鏡幾時有?

齊家文化重輪星芒紋銅鏡。(中國國家博物館)

考古學關於鏡子起源,有受盆水映面啟迪而發明的「鑒來」說,有由集光取火的工具陽燧演化成照面用銅鏡的「陽隧來」說,有受刀、斧等表面光滑反光金屬器啟發發明銅鏡的「青銅器來」說,還有源於製造青銅器時的「銅泡來」說。

人類很多原始發明來自大自然的啟迪。例如:車輛的發明是「見飛蓬轉而知為車」(《淮南子》),「上古聖人見轉蓬,始知為輪」(《後漢書》);《說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等古籍都指出,漢字發明是六千年前黃帝時代發明家倉頡,觀鳥獸足跡,歸納昇華,創造了一筆一畫的以象形字為基礎的古漢字。筆者因此推想,作為漁獵民族的中華先民,對湖水裏山林倒影、江河溪流裏映出月亮,都早已司空見慣。鏡水映射,應該是最早的常識,盆水、光滑金屬表面以至玻璃鏡的相繼出現,均應是因此原理而發明。

距今約四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齊家文化」遺址,發現的原始社會的銅鏡有三件。一件為素鏡,一九七五年甘肅廣河齊家坪墓葬出土;兩件為紋飾鏡,鏡背紋飾分別為七角星紋和多角星紋。七角星紋鏡,一九七五年在青海貴南縣尕馬台二十五號墓出土;多角星紋鏡,傳於甘肅齊家文化出土,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三件銅鏡皆為圓形,且尺寸較小。其中七角星紋鏡鏡緣處有兩個小孔,類似有繩穿過的痕跡,推測是用以懸掛或佩戴,類似後世的宗教法器。齊家文化時期原始宗教活躍,或許是巫師在祭祀活動時將銅鏡穿繩佩戴身上,運用銅鏡本身類似盾牌的功能、銅鏡背面的特殊符號,達到降妖驅邪的目的。

炎黃子孫「軒轅鏡」

清宮舊藏清乾隆款掐絲琺瑯山水樓閣圖銅鏡。(故宮博物院)

宋元之前是銅鏡大放異彩的時期,元代起銅鏡似乎開始式微,特別是明清之際,玻璃尤其是透明玻璃興起,玻璃鏡迅速繁榮起來。玻璃鏡已經不限於照面,而是推廣至環境布置。最典型的例如故宮太和殿、乾清宮等主座宮殿蟠龍藻井裏的「軒轅鏡」、乾清宮正殿東西相向的兩面大玻璃鏡。

太和殿藻井最上方穹隆圓頂內,蟠卧巨龍,俯首下視,口銜的寶珠即「軒轅鏡」,它是用玻璃製成的圓球,內塗水銀,其原理與今天的鏡子相同。此名取自軒轅星。《晉書·天文志》記載,軒轅十七星,在北斗七星之北,為軒轅黃帝之神,系黃龍之體。《春秋合誠圖》稱,軒轅星是主雷雨之神。綜合這兩處記載可知,軒轅星高懸在寶座上空,一方面是皇帝標榜自己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以來的法統;另一方面是表示雷雨之神坐鎮此處,保證大殿安全。

乾清宮正殿兩面的紫檀木邊座玻璃鏡插屏,屬清代晚期,選用名貴紫檀木料,立柱和墩座皆雕雲龍紋刻,雲龍栩栩如生。此玻璃鏡插屏尺寸巨大,雕工精美。乾清宮是皇帝日常處理政務和與群臣商議國事的場所,兩面巨大的反光玻璃鏡,坐落於乾清宮寶座兩旁,一是有照妖辟邪之功,二是有明鏡自鑒之效,三是有室內風水布置之用。

銅鏡在清宮雖然不多,但工藝更加精細化了。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乾隆款掐絲琺瑯山水樓閣圖銅鏡,圓形,直徑九點五厘米,外沿一圈凸起鏡邊,內為掐絲填彩釉的風景紋飾。遠景可見宮殿一角,後有參天古樹與碧波祥雲交相輝映。中景以帶一月門院牆作相隔。近景有四角涼亭一座,四周鋪青疊翠,不遠處還有一奇石相襯。銅鏡還配有藍布鏡套,正面縫製一周大小均等的米珠,呈雙螭捧壽紋,寓意吉祥。若仔細察看,會發現中心圖案的金片上還有些許翠羽,工藝精美華貴。

(本文作者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圖書館館員。圖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