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調頭救維族斷臂男孩 新疆各族民眾接力傳大愛

當小男孩豎起大拇指的那一刻,不禁讓人感慨生命至上、大愛無疆。 網上圖片

「現在孩子恢復得比較好,能正常吃飯喝水了。醫生、護士都把他當自己孩子照顧。」說起孩子的近況,親屬阿卜杜麥吉提·伊敏雖聲音微弱,但充滿感激。

据中新社報道,4月30日晚,新疆和田地區一名7歲維吾爾族男孩的手臂被拖拉機皮帶輪絞斷,需緊急前往烏魯木齊做接臂手術。一場跨越逾1,400公里、7小時的愛心接力就此展開。

「看到孩子胳膊已經斷了,流着血。我們就一邊開車往醫院趕,一邊打120急救電話。」阿卜杜麥吉提·伊敏說,行駛近一半路程,救護車趕到,醫務人員將孩子轉移到救護車上。

當日21時45分,孩子被送至和田地區人民醫院。「孩子病情非常嚴重。醫院條件有限,我建議趕緊把患者送到烏魯木齊治療。」該院骨科醫生艾爾肯日介甫稱,若失去斷肢再植手術的最佳時機,將造成患兒殘疾。

旅客主動與空乘照看孩子

艾爾肯日介甫與同事立即對患者傷口進行包紮處理,對斷肢進行清創、消毒、包紮、低溫保存。並第一時間聯繫了新疆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骨三科主任黎立醫生,以便做好接收轉院患者的準備。

「警車開道,我們坐着救護車很快趕到機場。」彼時,和田機場最後一趟飛往烏魯木齊的航班已準備起飛。阿卜杜麥吉提·伊敏着急地向機場工作人員說:「能不能把飛機叫回來?救救我們的孩子。」

當日航班乘務長趙燕回憶:「當天23點45分左右,航班準備起飛時,我接到機長通知,說有一位重病旅客要去烏魯木齊急救,公司要求我們立即滑回接上旅客。」

飛機滑回期間,趙燕與同事騰出前排座位,準備了毛毯、靠枕和急救設備。孩子被送上飛機後,醫生叮囑趙燕,「一定不能讓孩子睡着,避免大出血,還要更換冰塊,保持孩子斷臂的溫度。」

「我們拿濕毛巾幫孩子擦臉、播放音樂,讓孩子保持清醒。」趙燕說,飛行過程中,一些旅客主動與空乘人員一同照看孩子。機組成員還拿出身上的現金,交給了阿卜杜麥吉提·伊敏。

5月1日1時36分,飛機抵達烏魯木齊。旅客們配合地坐在座位上,保持過道通暢。飛機停在離機場出口最近的停機位,醫護人員將孩子送上早已等候的救護車。

組織專家組確保孩子病情恢復

「4月30日晚,接到艾爾肯醫生電話和發來的傷情照片。我們判斷患者有再植條件,必須在8小時之內安排患者來烏魯木齊診治。」黎立說,得知孩子順利登機後,醫院開通綠色通道,迅速制定搶救預案,20餘名醫護人員在崗等待。

5月1日3時15分,孩子進入手術室,這時距離救治極限時間8小時僅剩半個小時。「整個手術歷時3個多小時,很成功。手術結束後,我發了一條朋友圈,感嘆在很多人共同努力下,在極限時間、極限條件下,完成了一台極限手術。」黎立說。

4日是孩子手術後第三天。黎立稱,孩子病情穩定,生命體徵平穩,飲食正常,情緒平穩,肢體通血正常。目前,醫院已組織多學科專家組,全力確保孩子病情恢復和肢體成活。

體現中國以人為本價值理念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發言人徐貴相表示,這生動體現了中國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體現了新疆各族民眾親如一家、互幫互助的和諧關係;體現了新疆各界護佑生命、大愛無疆的社會風尚;也生動體現了各族民眾生命權、健康權等基本人權得到充分保障的真實狀況。

阿卜杜麥吉提·伊敏告訴記者:「我想說,非常感謝所有幫助我們的人。要是沒有政府和大家的關心幫助,孩子可能就沒有胳膊了。我們全家人都為生活在中國、生活在新疆感到十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