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革命先烈林覺民《與妻書》有感

●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 資料圖片

文/青工部 莊飛龍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個特殊的年份,在香港這個特殊的地方,在香港由亂轉治以及由於疫情與內地長期封關的特殊時期,讀革命先烈林覺民的《與妻書》,感觸格外深刻。1911年4月24日晚,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在一塊白方巾上寫下了給妻子陳意映的一封絕筆信《與妻書》。林覺民是堅貞不屈的革命者,更是一個有情有愛、有血有肉的人,當他的人生選擇一次次與內心情感逆向而行時,絕不是因為他不眷顧家園親情,而在於這熾熱的情懷早已從個人家庭走向民族國家。在革命烈士這封絕筆信中,既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也飽含着對妻子和子女深情的愛,更有對當時正處於水深火熱中祖國的深沉大愛。「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犧性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每每讀到這些,尤其讓我感動。

這是一種大愛,是一種捨小家為大家的愛國主義情懷,更是一股立於天地間的浩然正氣。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無數的革命先烈,以這種大愛的精神,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革命先烈們以滿腔熱血書寫中華民族史詩,化不屈脊樑為不朽豐碑。有數據顯示,革命戰爭年代以來,約有2,000萬名烈士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作為生活在新時代的青年,必須牢記革命先烈的光榮事蹟,發揚革命先烈堅毅不拔的崇高精神和為國為民的堅定信念。我們緬懷革命先烈,是為了銘記他們為國家和人民作出的巨大貢獻,是為了汲取他們身上不朽的精神力量。先烈們身上的不朽光輝,如一盞永不熄滅的長明燈,照亮我們繼續向前。

我還記得春節從家裏返港,我的妻子問我:「你這次走了,啥時候能回來,不會又是一年吧?」還記得女兒質問我說:「爸爸你啥時候回來,我想你了怎麼辦?」我當時特別心酸,掛了電話之後,淚水許久一直在眼裡打轉。我也會自責,對於家庭,我是不是太自私了。再看看身邊,我們這些來港的同事、戰友們,哪一個不是這樣,每個人都不容易。大家都克服了很多困難,有的親人病重,有的親人出車禍受傷,有的孩子生病,有的家裡有各種困難,我們作為家裡的一員,沒能第一時間關照,心裡難免遺憾。去年有一位同事,來港後家裡孩子出生,一直到孩子快會走路了都還從來沒回去見過孩子一面。但是,面對這些困難,我沒有聽到一個同事叫苦叫累,大家都用自己的肩膀默默的扛起了這一切。

最近,有一個熱詞,叫「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那是一群在邊疆高原,常年不能和家人團聚,用青春鮮血,乃至生命,誓死守護祖國山河的年青的衛國英雄們。以英雄為路標,沿着英烈指引的方向前行,我們才能不忘來時的路,看清腳下的路,走好未來的路。和他們相比,我覺得自己還做得不夠,我要向他們學習、致敬。要學習他們這種捨小家為大家的犧牲精神,學習他們不怕苦不怕累的拚命精神,學習他們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精神。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隨着年齡漸長,父母漸漸變老,孩子漸漸懂事,我也漸漸變成為家庭負重前行的人;隨着來到香港工作,我也有幸成為了為國家負重前行的一分子。每當想到這裡,在感到肩上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的同時,也深深的感到榮幸和自豪。我想,既然來了香港,就是香港的一分子,就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就要為香港做點事情。「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此時此刻,香港由亂轉治重返正軌,相信香港未來的路會越走越寬廣、越走越暢順。我們更要繼續努力,為「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