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社評丨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理應與時俱進

特區政府計劃將舊制下的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政策擴展到內地中小學,是一個進步,但步伐太小,因為仍然沒有涵蓋內地的大學。由於中小學教育與大學教育有銜接機制,有關政策等於繼續「逼」公務員子女到外國升學,這樣的情況必須改變。

港英時代,公務員子女享受去外國特別是英國接受教育的津貼,這是公務員的一項福利,也是英國培養一代又一代香港人認同英國文化及政治制度、製造「順民」的精心安排。香港回歸後,有關政策理應與時俱進,但直至回歸二十四年後的今天,卻依然不變,名義上是政策延續,實際上是沒有看到時代發展的變化,也沒有轉變施政思維。

有道是,言教不如身教,當公務員子女到外國讀書可享受津貼,到內地求學則沒有這項優惠,一般市民會作出怎樣的解讀?香港長期瀰漫崇洋媚外的氣氛,部分年輕人看不起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出現所謂「中國人身份認同」問題,何足為奇?

相對香港對與內地教育合作的「冷靜」,內地一直在熱切地推動與香港的教育交流。港人子女在內地中小學可接受公費教育,與內地同齡人享受同等待遇。向港生開放的內地大學名單不斷擴大,目前已達到一百多所。國家教育部最近推出新政策,支持粵港澳大灣區職教聯動,支持深圳高職院校擴大港澳招生,香港副學士可以到深圳升讀本科教育,同時推動深圳與港澳開展學分、學歷、學位和技能等級的互認互通,鼓舞深圳為港籍人士提供助學服務。

中央大力支持港生回內地接受教育,一方面是出於對香港年輕人的關心,解決本港大學容量不足問題,另一方面是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培養人才。值得一提的是,隨着內地經濟快速發展,教育水平也有長足進步。在一些權威的國際教育排行榜上,清華、北大等名校的排名固然已力壓港大、中大等本地名牌院校,內地其他大學的學術水準及國際排名也在一路上升。再拿過去的老眼光看內地學校及教育水平,明顯過時了。

內地教育水平持續上升,加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前景光明,對香港年輕人產生磁吸效應。去年在內地高校就讀的港生已達1萬6千人,這一數字將來有增無減。至於回內地讀書的公務員子女有多少,暫時沒有統計數字,但估計為數有限,即使今後將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擴展至內地中小學,效果也不會好。中小學教育與大學教育銜接,教育津貼只涵蓋中小學,不涵蓋大學,公務員仍將繼續將子女送到外國讀書,這種「政策導向」應當作出調整。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香港已進入「愛國者治港」的新時代,公務員是「愛國者治港」的主體,在教育政策方面作出配套安排既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需要,也是對「愛國者治港」之「成色」的檢驗,正確的事就必須立即去做,毋需猶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