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般若162套藏品捐赠仪式广州举行 部分展出50年代香港风土人情

《木屋之火图》记录1953年香港石硖村大火(大文新聞網記者 李薇 摄)

(大文新聞網記者 李薇)在香港,提起张大千,绕不过去的还有黄般若。两人因书画收藏鉴赏结缘,1933年,张大千过香港与黄般若一起游玩写生,太平山、赤柱、屯门、青山……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而这些边走边画的作品和合照,有不少出现在了广州艺术博物院最近的展览《万千世界——黄般若艺术回顾展》里。今年初,黄般若儿子黄大德先生考虑到年事已高,希望父亲黄般若作品及其藏品能得到妥善保管、决定将162件套作品(实物232件)全部捐赠给广州艺术博物院。4月15日,捐赠仪式在广州举行,黄大德向记者详细介绍了父亲的绘画藏品及父亲与香港、与张大千之间的点滴过往。

万千世界——黄般若艺术回顾展现场(大文新聞網記者 李薇 摄)

黄般若诞辰120周年 展品包括早、中、晚期多种风格

今年适逢黄般若诞辰120周年,广州艺术博物院以此为契机,在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美术馆、东莞莞城图书馆、香港艺术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友馆的大力支持下,精选各馆收藏的黄般若绘画及其旧藏之名家作品等举办了《万千世界——黄般若艺术回顾展》。本次展览的最大亮点在于创作类型之全、作品质量之佳、时代跨度之大。希望借此与观众一起缅怀这位20世纪广东绘画大家。

《西贡风光图》展示50年代香港(大文新聞網記者 李薇 摄)

记者现场看到,黄大德捐赠的黄般若作品主要包括其早期的仿古绘画、中期的佛教题材绘画和晚期的香港山水画,作品基本涵盖了黄般若艺术创作不同时期的语言风格,呈现了其创作意识转变的形态。其中,《木屋之火图》展示了1953年香港石硖尾大火的场景;《港湾》、《渔村》等作品在似与不似间抓住香港山水辽阔,海湾优美,渔舟泛波的特征,创造了奇逸意境;还有《香港坪洲风光》、《太平山测望》、《香港大屿山风光》等则展示了黄般若1950年加入香港“庸社”(远足团体)以后,游览港九新界所感的一些香港山水人画。“之前在香港有人想要重走我父亲绘画中的一些景色,通过拍摄来对比香港今昔,但却发现画里很多的角度是人很难通过步行、坐船抵达的。没人知道,当年庸社为何可以组织这么多人去远足,而且频率还是一周一次。”黄大德透露,父亲画作中很多场景难以找到参照,也和父亲黄般若擅长以小见大有关。这从其代表作《小鸟天堂》也可窥视一二,“广东很多作家都画过小鸟天堂,但都是画局部,只有我父亲画的是全景图。他是根据一棵树的场景,进行延展,想像出了全景的画面。”事实上,黄般若晚年的写生作品多抓住物象的主要特征,只表现出自己心中的主观意象。

捐赠仪式现场(大文新聞網記者 李薇 摄)

五大部分全景呈现黄般若的艺术人生

本次展览在黄般若早、中、晚期多种风格的基础上,也细分了5大部分进行展示,包括:黄般若的花鸟画、黄般若的人物画、黄般若的山水画、黄般若友朋书画、黄般若的鉴藏,立体呈现黄般若的艺术生平、师友交往和艺术成就。其中人物画部分最吸晴的是观音、罗汉等佛像画作,作品庄严高古,构图新颖,别具一格。而友朋书画部分,则展出与黄般若有密切交往的画家、鉴藏家书画,包括黄永玉、张大千等,他们在书画鉴定与艺术创作上与黄般若互为影响,相互成就彼此。“如果有人办一个我父亲、黄宾虹、张大千描绘香港的作品展览,那一定是很过瘾的对比。可以看到同个景象下的不同风格“,黄大德期盼。

黄般若儿子黄大德先生(大文新聞網記者 李薇 摄)

据悉,本次画展于2021年4月15日至7月15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一楼历代绘画馆举办。

万千世界——黄般若艺术回顾展现场(大文新聞網記者 李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