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港大營救,威震東江兩岸,東江縱隊如何成為華南抗日砥柱?

1941年12月25日

駐港英軍掛出白旗

向日軍無條件投降

香港徹底淪陷

一時間眾多文化界人士和愛國民主人士

成了日本侵略者的眼中釘

在八路軍駐港辦事處和游擊隊員的護送下

近800多名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

逃離「虎口」 安全脫險

省港大營救在民族救亡的恢弘史冊上

書寫下充滿驚險、傳奇而又精彩斑斕的一頁

負責營救工作的東江游擊隊

也由此逐漸進入世人的視野

今天,在深圳市葵涌街道土洋社區,依舊保留着一座意大利風格的天主教堂。這座二層磚木建築,不僅見證着百年歲月滄桑,也承載着一段紅色記憶。

1943年12月2日,就是在這座教堂內,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宣布改編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

司令員曾生、政委尹林平聯名發表《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成立宣言》,通電全國,宣布東江縱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部隊。

東江縱隊成立後,沿廣九鐵路等交通線不斷向日偽軍發起攻擊,逐步擴大了敵後根據地。與此同時,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則在香港新界、九龍一帶,頑強地開展城市游擊戰爭。

東江縱隊老戰士後人 張任明:整個東江敵後區,南從香港,北到廣州,東面到陸海豐,西面到珠江東岸,建立了我們自己的情報網絡。

1944年10月,美軍派專人趕赴東江縱隊司令部,要求進行情報合作。

東縱在致電中共中央,得到批示後,迅速展開情報蒐集工作。

女情報員文淑筠為觀測維多利亞港日本軍艦的活動軌跡,用望遠鏡在秘密情報站窗口日夜監視,甚至無暇照料生病的孩子。

通過東縱情報員的辛苦蒐集,日軍戰艦方位、啟德機場圖例等一些重要情報,被傳遞給美軍。

東江縱隊老戰士後人 張任明:美軍的轟炸機群出動了,她清晰地看到他們把機場上停的兩架飛機、港口停泊的三艘軍艦給炸了。整個轟炸行動非常成功。

在近一年的合作中,東縱提供了許多極富價值的軍事情報,包括日軍太古船塢建造計劃圖、日軍華南艦隊密碼、日軍「神風特攻隊」飛機圖紙等絕密情報。

抗戰期間,東江縱隊轉戰東江兩岸、港九敵後、粵北山區,控制着數百公里的海岸線和通往香港的交通要道,對敵作戰1400餘次,殲滅日偽軍9000餘人,為抗日戰爭的最終全面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廣州市東江縱隊研究會會長 黃彥輝:孤懸敵後,遠離八路軍、新四軍主力,遙望中央,所以這支部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擴大成整個解放區連成一片,是很不容易的。

在民族危亡之際,東江縱隊——這支由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港澳同胞和海外華僑組成的隊伍,浴血奮戰,為中華民族的生存與自由支撐起一片希望的天空。他們把輝煌的戰績寫入不朽的史冊,將英名與緬懷永存於這片土地,也把力量與啟示留給久遠的未來……

敬請收看今天(4月14日)20:00

CCTV-4《國家記憶》

《紅色熱土》之《華南砥柱》

掃描下方二維碼搶先看!

(來源:CCTV國家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