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畫餅誘港人 移民子女入校難

英國優質公校競爭激烈,想進入心儀學校難度很高。法新社

(大公報記者 公孫淑)英國近期頻繁炒作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話題,日前發布中文版《歡迎手冊》,聲稱為持BNO護照港人提供「前所未有的待遇」,包括免費的公共教育資源。然而實際操作限制多多,比如依照手冊雖然BNO持有者能為5至16歲子女申請政府資助的公立學校,但能否成功以及被什麼學校接受就不是由申請者決定。英國優質公立學校門檻很高,需提前1至2年排隊,英國人自己都爭崩頭,一般學校資源不足,新冠疫情更是加深「教育鴻溝」,英國家長已倍感焦慮,希望讓孩子轉讀私校。

英國首相約翰遜在《BNO歡迎手冊》序言說,英國歡迎在原居地「權利受限」人士移居英國。但同一本手冊的末尾,卻寫着「不允許領取公共福利」,包括政府支付的福利、稅收抵免和住屋補助等。白紙黑字寫明,BNO持有者到了英國才是真的權利受限。

雖然新版規定看似允許獲准留英後經濟狀況惡化、無法為家人提供吃住的人士申請福利,但想要取得留英資格,首先就要提供經濟能力證明。因此,除少數極端情況,大部分人仍與福利無緣。

在教育領域,手冊提到BNO持有者若決定在英格蘭地區居住,可為5至16歲子女申請入讀公立學校,校方不得以種族背景為由拒收,卻刻意淡化實際操作中的種種隱性限制,包括好學校名額爆滿、學區房價格高昂等。在延續教育(16至19歲)、成人教育和職業培訓方面,英國為申請公共補助設置了居留權門檻,包括住滿3年等條件,將初來乍到的BNO持有者拒之門外。到了高等教育階段,BNO持有者依然被視作海外學生,須繳納比「本地生」高出多倍的學費。

申優質公校拼父母收入

英國公立學校良莠不齊,世人皆知,一般公校質素差,升學率低,當地人也不願讀,而優質的學校則是一位難求。英格蘭3000多家公立中學,包括163家文法學校。這些文法學校佔有大量資源,教學質量高,畢業生有很大機會升入牛津、劍橋及其他一流大學。

然而,文法學校名義上「有教無類」,實際上走的是擇優錄取的精英路線,不僅有入學考試,還大多設有招生地區範圍,令「學區房」價格水漲船高。因此,想要進入文法學校,學生們不僅要拼成績,還要拼父母的收入。這種拿着政府資助,卻用高門檻阻攔普羅大眾的做法,一直為人詬病。

另外,英國教育、兒童服務和技能辦公室(Ofsted)將公立學校分為4個等級,分別是出色、優秀、需改進和不夠好。除了金字塔頂層的文法學校外,出色、優秀兩類學校申請名額也常年爆滿,同樣有高價學區房問題。手冊寫明,若心儀學校名額已滿,BNO持有者需為子女另謀出路。

硬件落後釀「文盲危機」

擠不進優質公校,又負擔不起私校的高額費用,很可能意味着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微軟和智庫教育與青年中心合作進行的調查顯示,被評價為「不夠好」的公校中,72%的學生在課堂上無法保證一人一台電子設備。專門針對教師的調查應用Teacher Tapp公布數據指,去年英國因疫情關閉學校時,只有3%的公立小學和6%的公立中學能提供遠程教學,而私立小學和中學的數據分別是59%和72%,進一步加大「教育鴻溝」。

疫情放大了英國普通公校的缺陷,甚至引爆「文盲危機」。政府數據顯示,過去一年,閱讀能力不足的學生數量增加了至少3萬,如今超過20萬小升初學生基本讀寫能力不達標。英國政府消息人士稱,解決教育問題已成為僅次於疫苗接種的第二大優先事項,約翰遜料將公布持續4年的緊急計劃。

政府有所行動前,英國很多中產家庭已開始考慮放棄公校,以免影響子女未來。英媒稱,去年9月開學季前,多家私校接到的諮詢數量顯著多於往年,對象均為「不開心」的公校學生家長。一些私校收到的申請數量甚至較往年激增二至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