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樂舞俑復製作品巡展西安開幕

中國古代樂舞俑復製作品巡展項目主持人石村(右)與王倩。(大文新聞網記者 張仕珍 攝)

(大文新聞網 記者 張仕珍)集音樂舞蹈雜耍為一體、熱鬧非凡的漢代雜耍舞俑,動作誇張、活力四射的說書俑,粗獷豪放的南北朝時期的騎馬吹角俑,華麗多姿、場面壯觀的唐代宴樂舞俑、胡人舞俑、霓裳羽衣舞俑……4月2日,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中國古代音樂舞蹈陶俑復製作品巡展在西安開幕。此次展覽由西安美術學院主辦,104件套近400件作品不僅生動地勾畫出中國古代樂舞從戰國至明代兩千多年發展過程中的演進軌跡,亦帶領人們穿越回古代,領略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和精神風貌。

王倩根據父親留存照片複製的唐俑《霓裳羽衣舞》。(大文新聞網記者 張仕珍 攝)

俑,是中國古代社會替代活人殉葬的物品,多以人物、動物形象出現,且多為陶質,以真實直觀的形象將中國古代社會風貌、人物百態、生活場景生動再現。它們飽含史料價值,是一部形象的中國社會通史,亦是人們了解古代社會的一面鏡子。在眾多的俑中,音樂舞蹈類陶俑以其豐富多彩、絢麗多姿的面貌獨樹一幟。

古法今用 演繹中國樂舞發展史詩

但陶俑到明代以後逐漸消亡,其製作技藝也已失傳。「我有幸生活在千年古都西安,更有幸在西安碑林博物館複製陶俑三十餘年,摸索總結出了一整套彩繪陶俑的複製技術。」作為此次項目的發起人,74歲的西安碑林博物館副研究員、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倩告訴記者,每當面對一個個立體生動的陶俑時,她便感到自己漸漸了解它們、它們的故事以及那一個個令人嚮往的時代。

復製作品——東漢時期的擊鼓說唱俑。(大文新聞網記者 張仕珍 攝)

「我要讓陶俑說話,演繹出一部中國古代音樂舞蹈的發展史,使之在中國和世界舞台上綻放出絢麗的光輝。」自2015年起,王倩將自己花費幾十年心血收集的各時代音樂舞蹈陶俑資料匯聚一起,並聯合西安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石村及其培養的雕塑專業的碩士、博士,組成了一個實力強大的陶俑複製團隊,開啟了艱巨的中國古代音樂舞蹈陶俑複製工程。

王倩介紹,此次展覽的陶俑,是古法今用的復製品,從資料蒐集、審美分析、初形塑造、細部刻畫、翻模製胎、入窯燒制、拚接組裝、粘接打磨、着色賦彩到依痕做舊,每一個作品都有幾十道工序,費盡了她和團隊人員的心思。

復製作品——唐朝時期的騎駱駝胡人俑。(大文新聞網記者 張仕珍 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從戰國時期直至明朝,各個時期的樂舞俑風格各不相同。王倩告訴記者,樂舞作為個體抒發情感的方式,它不僅與歡樂相關,也與莊重相連,在社會禮儀的不斷鑄塑中,舞蹈被賦予了系統的語言和人文的邏輯,是最顯化的身體表達,也是族群張力的體現。「春秋戰國至秦時,樂舞制度承續了西周的規範與雅正,同時亦有活潑的人性表達和多元的藝術呈現;兩漢時期,絲綢之路的鑿通令胡風東進,雜戲得到巨大發展,也給了樂舞以滋養,西域大量文化進入中國並進行融合,特色鮮明;隋唐時期,官民皆好,人才輩出,使隋唐兩代成為我國古代樂舞藝術的最高峰。」

下站北京 冀赴海外巡展

細細品味作品,那些翩然起舞的女子,臉頰上泛着淡淡的桃紅,霓裳隱現、眉目生情;樂手們顧盼互應、手揮指落,陶醉於音律的節奏之中;那騎在馬上的歌者,放聲引喉,呼喚着鳥雀和白雲......在工匠的指尖上,青春不因歷史而老去,歡悅因傾註陶土而延留。

王倩告訴記者,此次展出復製品的母本文物,現大多散布於各地的博物館中,有的甚至已經損毀,僅留照片或文字資料。「像這組極為罕見的霓裳羽衣舞群組雕,就是抗戰時期我父親王子云在洛陽的一個山洞裏搶救性拍攝到的照片,但後來原文物不幸毀於戰火,我只得根據圖樣及父親的描述,將之復塑出來。」王倩表示,正是為了讓這些無法聚於一處甚至已經不復存在的俑人系統呈現,讓觀眾一睹芳容,她和團隊歷時五載,用等同原物的比例、手法模古、質地相同的方式複製出了古俑104件套,包括352個俑人、18匹馬、4匹駱駝和1個陶望樓。

復製作品——唐朝時期的《男子馬上樂隊俑》。(大文新聞網記者 張仕珍 攝)

據悉,此次西安展結束後,中國古代音樂舞蹈陶俑復製作品巡展還將在北京展出。王倩說,如果疫情好轉,她更希望能夠到海外展出。「希望這部為公眾『活化』的樂舞通史,能夠受到觀眾的喜愛。我亦相信我們這支跨越兩千多年的樂舞隊伍,一定會對弘揚中華歷史文化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