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法」後,香港管治團隊治理能力迎來大考

文/屠海鳴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這為落實「愛國者治港」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在香港國安法和人大「修法」的雙重加持下,「港獨」分子和攬炒派徹底被排除在香港的治理體系之外,為愛國者治港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香港局勢將呈現出令人鼓舞的重大轉變。一天多來,香港社會和廣大市民對此都給予積極評價,這是「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歷程中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可喜可賀!

在這個重大轉折的時期,擔負着治港責任的愛國者也迎來一次大考。應該明白,中央為香港實現良政善治清除了路障,下一步就看香港的管治團隊怎麼幹了。「修法」之後,香港的愛國者治理能力能符合中央要求、能獲得全國民眾點讚、能實現本港市民的擁戴嗎?在筆者看來,香港的管治團隊至少在以下三個方面的能力將經受新的考驗。

破解民生難題的能力

眾所周知,困擾香港的深層次問題,並非反中亂港勢力宣揚的所謂「民主自由」問題;香港回歸前的「民主成色」遠遠不如今天,為什麼那時候沒有人鬧翻天?回歸後,香港的「民主成色」增加了很多,反而有人還嫌不夠?說到底,是美國把香港當成了打壓中國的一枚棋子,企圖在香港搞一場「顏色革命」,香港是大國博弈的「碰撞點」。事實上,香港最大的難題是貧富差距拉大造成的民生困境,核心是住房難題。

回歸前的港英政府時代,港督一權獨大,對商業界的控制力也比較強。回歸後,香港實行「行政主導,三權分置,司法獨立,行政長官向中央負總責」的政治制度,行政長官的權力遠遠不及昔日的港督,加之「行政主導」落實不到位,政府的控制力不足,這就導致商界寡頭左右香港經濟的局面,特別是地產商壟斷了香港經濟。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第一屆特區政府就提出了「數碼港計劃」,卻被地產商最終玩殘,造成了今天香港創新科技落後的局面。

很長時間以來,香港有地卻無法開發,房價一路上漲,畸高不下,致使底層民眾陷入困頓,年輕人就業難、創業難、置業難等問題十分突出。這些深層次問題原本就不好解決,攬炒派對政府的施政措施無差別阻撓,處處掣肘,更是寸步難行。

現在,香港的施政環境得到根本性改善,管治團隊理應作出成績。如何促使地產商放棄一些眼前利益、共同解決住房難題?管治團隊必須以超凡智慧、魄力和擔當精神,攻堅克難,「啃硬骨頭」,拿出亮麗的成績單,才能令中央和香港居民滿意。

拓展發展空間的能力

香港雖然是一個發達經濟體,具有「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優勢,一些領域也走在世界前列,底子不錯,但香港的發展有致命的短板,那就是地域狹窄、發展空間受限。管治團隊必須站在長遠發展的高度,不斷拓展香港的發展空間。下一步至少要在三個方面展示治理能力。

其一,如何贏得中央的最大支持?「祖國始終是香港堅強後盾」這個定理永遠不會變,中央永遠會支持香港發展,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如何才能幫到緊要處和關鍵點?這還需要香港的管治團隊提供建議。如果分不清輕重緩急、用不好國家資源,效果將大打折扣。「愛國者治港」是一個大概念,「愛國者」當中那些知曉國情、勇於擔當、善於創新、勤奮實幹的人,才是優秀的「治港者」,才能爭取到中央的最大支持,並把中央的支持政策用好用活,發揮出最大效益。

其二,如何在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邁出突破性的一步?粵港澳三地社會制度不同、關稅區不同、貨幣不同,融合的難度非常大。從現在的態勢來看,廣東和澳門都比較積極,特別是廣東省出台了不少新政,由於黑暴和疫情的影響,香港至今的動作不大。下一步,香港能不能有所突破?考驗着管治團隊的能力。如果還是停留在口頭上,相信中央和香港民眾都不會滿意。

其三,如何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用好全球資源?香港外向型經濟特徵,決定了世界經濟對香港的影響非常大,在美歐日經濟恢復乏力的情況下,香港能不能開拓出新的合作領域?考驗着管治團隊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能力。

凝心聚力的能力

「港獨」勢力和攬炒派出局,並不意味着香港政壇從此便是「清一色」,國安法和人大完善選舉制度這兩柄「利劍」出鞘,旨在清理那些逾越「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底線的人,並非減少香港的民主成分。恰恰相反,立法會席位由70席增至90席,選委會成員從1200人增至1500人,覆蓋面更寬、代表性更強、民主成分更濃。對於管治團隊來說,這種改變意味着匯聚合力的難度更大,需要拓展思路,學會運用多種民主方式,提升凝聚共識、團結奮進的合力。

香港管治團隊對西方的民主模式比較熟悉,但對中國的民主模式比較陌生。其實,中國的民主模式獨具特色,非常管用。概括起來說是「選舉民主+協商民主」。其中,「選舉民主」中包含了組織考察、多方評價、政治體檢、群眾投票等諸多環節。「協商民主」覆蓋全過程,凡遇到大事要事,並非政府單方面決策,事前、事中、事後都與有關方面進行協商,力求把事情辦得更好。香港缺「協商文化」的底蘊,而有「對抗思維」的慣性。香港管治團隊如果能領悟「協商民主」的奧妙,必然能在凝聚共識上實現突破,也就能夠匯聚香港各界的力量,共同投身到推進香港發展的洪流中。

「愛國者治港」落到實處,是對管治團隊中愛國者的支持,更是鞭策。今後身居治港崗位的愛國者,需要扎扎實實不斷提升治理能力,不負中央厚望,不負港人期待!

(本文作者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

註:《大公報》獨家發表,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