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歷史學家:英國誇大對香港貢獻

(大公報記者 黎慧怡)180年前,英國侵略者於香港島西環水坑口登陸,宣布佔領香港全島,翌年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被視為香港開埠之初。經過150多年殖民統治,年輕一代或只知「國際大都會」香港,而不知開埠前那個作為海上交通要塞,擁有多個優良港灣,發展製鹽業,盛產香木的繁榮香港。歷史學家、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教授蕭國健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香港在英國人來前已擁有自己的基本經濟,每個社會的進步並非歸功於某一批人士,而是有賴社會所有人的辛勞努力。

近年香港注重本地歷史的記錄,去年年底本地地方志《香港志》首冊《總述 大事記》終於編撰出版。作為香港地方志中心編委之一,蕭國健教授專攻香港古代史,為方志的撰寫提供專業意見。談及英國殖民前的香港,蕭教授由香港古代的經濟,到開埠初期的境況娓娓道來:「我主張在英國人來之前,我們香港已經有自己基本的經濟。」

鹽在漢代已遠銷黃河流域

蕭教授指出,古書上記載着香港三種基本經濟,分別是鹽業、珍珠和香木,以及元朗、新界地區的農業和後來逐漸發展起來的漁業。他表示,英國人來之前,香港的經濟基本集中於新界的陸地地區,因陸地擁有良田,能發展大魚塘。而沿海港灣出產的鹽,因其富含碘,在漢代已遠銷黃河流域。

據史書記載,早於宋代香農們已將土沉香製作成多種香製品,經港口轉運至內地以至東南亞地區,亦由此成為香港之名的傳說由來之一,即「香的港口」。蕭教授稱,由於處於熱帶與亞熱帶交界的地區,香港雨水豐沛,植物汁液飽滿,根莖中蘊含樹脂,香木由此而來。

蕭教授表示,雖然香港其時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盛產香木、珍珠,更有大型窰場,但最後沒有發展成產業。「直至今天,我們歷來不注重發展產業,英國人當時亦無鼓勵。這些都不是可以迅速牟利的產業,一定要有耐性,需要時間,但香港人性子急,喜歡『搵快錢』,所以工業都沒有了。」

1841年港島已是繁華市鎮

當人們說經過英國150多年的殖民統治,香港由昔日的小漁村蛻變成現今的國際大都會時,鑽研香港古代史多年的蕭國健指出,該說法較為片面,「小漁村」形容的只是當時以漁業為主的港島筲箕灣、赤柱等漁村,並非現時包含九龍、新界的香港。他引用1841年英國人做的香港人口統計表示,當時港島居民已有5000多人,加上流動人口共7000多,單是筲箕灣已有2000人,「如果不繁榮怎會有現在的『筲箕灣東大街』?當時只有繁華、人口集中的地方才叫『大街』。」

與「小漁村」類似,開埠前的香港亦被稱為「空無一人的荒島」。在《探本索微》一書中,蕭國健指出,昔日洋人與中原朝廷多稱香港為「荒島」,前者為了管治,領開「荒」之功勞,教人感激殖民政府,服從管治;後者為了體面,以此保朝廷威儀。

蕭教授表示,「荒島」只是政客之詞,英人殖民期間無可否認帶動香港發展,如建立發達交通網絡,但他亦感慨道:「英國人說香港的繁榮是被殖民後的結果,這就很誇張。每個社會的開始都是落後的,英國社會以前也是由騎馬,再到發明汽車,社會進步有賴所有人的辛勞努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