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新開放 同港同行新征程

《一帶一路:新的征程 新的開放》大型畫冊首發儀式暨第七期「香港大講堂」,賓主合影。香港文匯報記者曾慶威 攝

大型畫冊首發式暨第七期「香港大講堂」舉辦 仇鴻宋如安等主禮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文華、邵萬寬)香港文匯報、中聯辦經濟部貿易處2016年1月15日假灣仔香港會展中心共同舉辦《一帶一路:新的征程 新的開放》大型畫冊首發儀式暨第七期「香港大講堂」。中聯辦副主任仇鴻,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宋如安,特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政府投資推廣署署長賈沛年,中聯辦經濟部部長孫湘一、副部長兼貿易處負責人楊益,香港文匯報董事總經理歐陽曉晴等共同主禮,與300多名社會各界人士暢談「一帶一路」戰略。

楊益冀助社會捕捉開放商機

楊益在致辭時表示,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兩年前提出建設「一帶一路」設想,以合作共贏為核心推動建立新型國際關係。目前絲路基金已正式運作並確定首批投資專案,「亞投行」也已正式成立並於1月16日舉行開業儀式。《一帶一路:新的征程 新的開放》大型畫冊的出版適逢其時,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系統闡述「一帶一路」構想的出台過程、發展理念、推進方式、世界各國的反應及香港面臨的機遇,希望有助香港社會,尤其是工商界朋友更加深入了解「一帶一路」構想,及時捕捉國家新一輪對外開放蘊含的商機。

他續說,特區政府和工商界正在積極探討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方式和途徑,多次舉辦論壇、講座積極宣傳推廣。香港貿發局於上月推出「一帶一路」資訊網站,為企業提供沿線國家概況、投資專案資訊、相關活動資訊,搭建企業交流合作平台。中聯辦經濟部貿易處亦將繼續推進香港各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吸納各界意見,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做好兩地經貿合作的支援服務工作。

歐陽曉晴:畫冊助識史探路

歐陽曉晴表示,昔日香港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在充當中國通向世界各地的重要交通通道的過程中,逐漸繁榮起來,也積累了深厚的歷史底蘊。今天,在「一帶一路」新的歷史機遇下,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擁有「一國」和「兩制」的雙重優勢,及得天獨厚的特色優勢,必將在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民族復興偉業中,發揮特殊作用,迎來長足發展。

他強調,《一帶一路:新的征程 新的開放》大型畫冊的出版,以「絲路精神」為脈絡,概括呈現了「一帶一路」建設的具體思路和取得的成就,援引眾多生動實例,幫本港讀者了解「一帶一路」倡議的歷史緣起,探討現實發展的可行路徑。

冠蓋雲集 現場掌聲雷動

蘇錦樑、陳茂波,中華廠商會會長李秀恒,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等在隨後的「香港大講堂」環節擔任主講嘉賓,分別就「一帶一路」戰略作精彩演講,獲現場嘉賓的陣陣掌聲。本次「香港大講堂」及畫冊的出版獲華懋慈善基金、中華文化交流協會的鼎力支持與贊助。

出席嘉賓還包括:全國政協常委余國春,香港總商會主席彭耀佳,全國人大代表盧瑞安、王敏剛、楊耀忠、雷添良,全國政協委員張學修、羅康瑞、施榮懷、廖長城,巴基斯坦駐香港總領事Ghufran Memon,緬甸駐香港總領事Zaw Zaw Soe,新加坡駐香港副領事Fu Tse Ho,巴基斯坦駐香港領事Nawab Ali Rahoojo,中銀國際控股副董事長林廣兆,中總副會長李德麟,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郭振華,中企協會副總裁朱莉,香港旅發局副總幹事葉貞德,匯豐亞太區顧問梁兆基,馮氏集團利豐研究中心副總裁洪雯等。

各界菁英聚首 共話發展機遇

左起︰孫湘一、宋如安、仇鴻、楊益、歐陽曉晴於「一帶一路」大型畫冊首發式上。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慶威 攝

「一帶一路」是國家發展的大戰略,香港各界廣泛聚焦。此次「一帶一路」大型畫冊的出版及「香港大講堂」活動為香港各界名流提供平台,分享「一帶一路」為香港、為業界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余國春:團結僑領迎無限商機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會長余國春指,「一帶一路」將會為香港帶來無限商機,僑界社團早於去年已開始組織舉辦「一帶一路」論壇等相關活動,特別在如今世界經濟多變,國家積極推動地區和平和經濟發展的情勢下,香港應積極推動周邊國家在「一帶一路」策略下發揮各自優勢。

他強調,「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很多傑出僑領,他們在所在地具一定的影響力,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是良好的平台,為「一帶一路」的實踐作出一定貢獻。

羅康瑞:期港成投資融資中心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羅康瑞表示,國家的「一帶一路」戰略對香港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而香港在推動支持配合「一帶一路」戰略上可以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香港貿易發展局希望可以在港為「一帶一路」搭建平台,讓香港成為「一帶一路」投資、融資中心,在各範疇提供專業的服務。

同時,他希望貿發局能協助香港成為後勤基地,如在香港建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一些投資項目的相關資料,並根據這些項目制訂出一套標準的合約,協助有興趣在這些國家投資的企業。

施榮懷:展優勢隨國家「走出去」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總商會名譽會長施榮懷指,「一帶一路」是國家一個長遠的戰略,對香港的未來發展影響很大,需要去了解和關注。香港是個彈丸之地,一直以來緊靠內地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現在,國家造就了一個大市場,香港應發揮自身優勢,跟隨國家走出去。

王敏剛:既奔小康亦推動世界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剛毅集團主席王敏剛指,「一帶一路」是國家一個跨年代的宏圖大業,自2013年宣佈啟動以來,內地多個省市已經積極響應,很多具體的工作都已經落實。在「一帶一路」策略的大背景下,各界都提到中國到2020年全面奔小康,中國將總結了數十年的改革開放經驗與世界分享,從小康踏向大同世界,所以說不單單是只為祖國,實際上是推動世界的一個大計劃。

雷添良:利用優勢拓發展空間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雷添良表示,「一帶一路」對現時香港經濟、未來發展提供動力,香港可利用自身專業服務、管理的優勢和人才,配合香港「超級聯繫人」的作用,融入國家重大政策,在沿線國家尋找自身更大的發展空間,對香港經濟的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張學修:覓新發展點溝通中西

全國政協委員張學修表示,「一帶一路」恰逢其時,是國家的大戰略,也契合特區政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大方向,刺激香港經濟尋找新的發展點。香港在其中可扮演溝通中西文化、牽線搭橋的重要角色,香港在金融、航運、貿易、資訊等方面的優勢,也可在「一帶一路」中尋找新出口,獲得新一輪的經濟發展。

林廣兆:港具優勢服務國家

中銀國際控股副董事長林廣兆表示,「一帶一路」作為國家發展戰略,重在互利互惠、優勢互補,逐步獲其他國家認同,實行越久,成效會越顯著。他強調,「一帶一路」可為內地逐漸放緩的經濟發展帶來新的突破口,而內地的優勢產業又可藉助「一帶一路」為沿線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香港可扮演「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利用自身在海外的優勢,在資本市場領域為相關項目和國家提供服務和支持。

郭振華:助工業家投資沿線國

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郭振華表示,「一帶一路」包含很多機遇。香港工業界投資內地珠三角地區已有一段歷史,而在2007年,部分企業就已經開始轉移至中西部地區發展。近幾年,港資廠家又一次面臨經營壓力,特別在人民幣升值期間壓力「爆棚」,港商不斷尋找新的發展方向,重新演繹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製造業大量遷移的歷史,而「一帶一路」正正提供契機予香港工業家,通過政府政策的支持,前往沿線國家投資興業。

展港所長 蘇錦樑:「一國兩制」優勢 助港尋覓未來

蘇錦樑於「香港大講堂」上發言。 香港文匯報記者潘達文 攝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在「香港大講堂」上表示,在國家推進「一帶一路」的宏偉戰略過程中,香港可以扮演「超級聯繫人」的角色,發揮獨特的功能,把握和抓緊「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

他指出,香港擁有「一國」和「兩制」的共同優勢。一方面,香港是一個外向和開放的經濟體,擁有簡單和低稅的制度、良好的法治基礎、可靠的金融基礎設施、充裕的專業服務人才和資訊資金自由流通等優勢;另一方面,香港憑着國際市場上的優勢,是國家經濟跟環球市場接軌的最主要橋樑,也是把外資「引進來」和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最有效的平台。

與沿線國家探討雙邊協議

蘇錦樑強調,特區政府將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探討自貿協定和投資協定等雙邊協議,為香港的貨品、服務和投資創造更有利的條件。目前正積極跟東南亞國家聯盟談判自貿協定,並期望今年內能夠達成,亦正積極籌備在亞洲增設經濟貿易辦事處,加強促進對外貿易。高端專業服務方面,香港可以成為項目支援基地,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提供顧問服務、參與營運管理基礎建設。施政報告指出,將撥款2億元支持香港的專業服務業界與沿線國家的交流和推廣。他鼓勵兩地企業繼續深化合作,融合兩地在各方面的種種優勢,抓緊「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

共拓市場 陳茂波:共建絲路平台 兩地合作共贏

陳茂波於「香港大講堂」上發言。 香港文匯報記者潘達文 攝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在「香港大講堂」上表示,香港最大的優勢之一在於使用和熟悉國際標準,擁有非常優秀和國際化的專業服務公司及專業人才,及全球化的商業及人際網絡,是「超級聯繫人」,也是「風險管理者」。特區政府相關部門將全力支持香港各界,特別是建造業界和相關的專業服務業界向外拓展商機,為香港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帶來新的突破。

他稱,自己去年11月出席在寧夏銀川市舉辦的「2015年內地與香港建築論壇」時,曾提議內地及香港可考慮共同建立一個「絲路基建平台」,針對「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聯合開拓市場。「絲路基建平台」是一個合作共贏概念,目的是促進香港建造業界參與及充當「一帶一路」基建項目的「超級聯繫人」和「風險管理者」,與內地共同開拓國際基建市場。

「絲路基建平台」初步可包括為基建項目開闢國際化融資渠道;建立支援基建的多元化、國際級專業服務團隊網絡;為基建設施的互聯互通和政策溝通建立常設的高端合作平台三大範疇。

他強調,香港作為國家沿海的國際大都市,絕對有能力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中找到合適的定位和擔當重要角色,充分發揮香港獨特和重要的優勢,作出貢獻並從中得益。

人通財通 李秀恒:搭國策順風車造福後代

李秀恒於「香港大講堂」上發言。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慶威 攝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李秀恒應邀擔任「香港大講堂」演講嘉賓,他相信香港在「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一帶一路」可為香港工商業界解決長久產能過剩的問題,並為香港未來發展找到新機遇,「這一代或許不能見到,但下一代必定可收割成果。」故此,他期望香港能配合國家政策,搭上此「一帶一路」的「順風車」。

他強調,只有「人通」才能「財通」,只有做好與沿線國家的文化溝通,才能更好落實「一帶一路」政策;香港在「一帶一路」中沒有議價能力,只有依靠國家才能有更好的發展;香港可扮演資產管理中心、自由貿易港、保稅倉庫、海運陸運中心的角色,在「一帶一路」中獲得新的經濟發展動力。他又建議,特區政府可協助中小企把握「一帶一路」的機遇,並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商討放寬貿易保護措施及簽證,令本港產品可有進駐機會,及可讓更多港人到這些沿線國家,了解他們的發展及需要。

港擁三效 關家明:傳播成功經驗 助他國共發展

香港貿易發展局研究總監關家明出席「香港大講堂」時指「一帶一路」並非是對周邊發展中國家的單邊援助,而是希望傳播「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亦非單靠政府主導,還要靠市場推動,香港可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中發揮帶動發達國家參與、推動市場力量的發揮、管控深度開放風險的三大獨特作用。

他強調,香港有金融服務等六大產業可在「一帶一路」中受惠。香港是大中華地區中發達國家企業最集中的地方,香港的基建項目,包括電力、通訊等,都靠私人推動、建設及管理,所以在調用市場能力方面具備豐富經驗。此外,香港是中國管控風險的第一試驗田,在「一帶一路」中可扮演重要角色。

關家明表示,「一帶一路」的地域定義是「基於但不限於古代絲綢之路」,目前所涵蓋的64個國家,是學者根據對古代絲綢之路的理解所列舉的,僅作為初始概念,今後範圍將不斷擴大。 他指出,「一帶一路」涵蓋的國家雖然大部分是中國周邊的發展中國家,但「一帶一路」並不是中國的單邊援助計劃。歷史證明,單邊援助對解決貧窮成效甚微,而中國經濟發展是靠過去數十年「改革開放」逐步走來,希望藉「一帶一路」傳播成功經驗,幫助其他國家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