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作家筆觸應多聚焦社會小人物

(香港文匯報 記者 李陽波)隨着「刁順子」和「蔡素芬」坎坷愛情故事的圓滿,在一片叫好聲中,豆瓣評分高達8.4分、被內地觀眾譽為2020年熒屏「劇王」的電視劇《裝台》,去年年底在央視綜合頻道正式收官。原著作者、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日前現身陝西西咸新區詩經里小鎮,以「一切從生活出發」為題,向廣大讀者分享了《裝台》創作的心路歷程和戲裏戲外的感人故事,同時也倡導作家的筆觸、眼光、情感應多聚焦社會底層普通的勞動者。

除了被譽為現象級優質爆款作品的《裝台》,陳彥還曾創作《遲開的玫瑰》、《大樹西遷》、《西京故事》等戲劇作品數十部,先後榮獲「曹禺戲劇文學獎」、「文華編劇獎」,三度入選「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陳彥的作品和文字往往直面生活在城市裏的普通人,展現宏大的時代變遷,「真實」、「深刻」、「感人」、「接地氣」、「正價值」、「正能量」等詞彙,幾乎成了這些作品觀後感中的「通用評價」。據悉,繼《裝台》之後,陳彥的另一部小說、第十屆茅盾文學獎作品《主角》也將拍成電視劇,導演則是同為陝西人的內地著名導演張藝謀。目前陳彥正在進行劇本創作工作,電視劇很快將會開拍。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裝台》原著作者陳彥。(受訪者供圖)

幕後人的奮鬥值得鼓掌

對於電視劇《裝台》,很多評論家坦言,這部作品從開頭到結尾都在講述小人物的日常故事,讓很多人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當時我在陝西省戲曲研究院任院長,在工作中認識了一個叫『生生』的裝台人。」談及《裝台》的源起,陳彥說正是源於一群天天見到的裝台人。「他本名叫朱東平,我在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工作了25年,『生生』在我們劇院裝台有近20年。」說起「生生」,陳彥的話裏話外都滿是親切:「當時我們做『西安天天有秦腔』活動,劇場天天要翻台,工作量很大,因此僱了大量農民工裝台,帶頭的就是『生生』。」

當時陳彥辦公室窗戶正對着後台出入口,他天天看着這群裝台人忙碌。「白天演員們要綵排,所以裝台只能在晚上觀眾散場後進行,然後幹到第二天早晨,很多裝台人只能在工作間隙就地睡一會兒。」而有幾次冬天晨跑時看到的情景,讓陳彥尤為記憶深刻。「我曾在文章中寫到這個細節,天冷時,他們就蜷縮在院裏的暖氣井蓋上,像蝦米一樣取暖休息。」陳彥表示,「生生」這個詞在陝西話裏有厲害的意思,但自己更多的理解是生生不息的意思。

離開陝西省戲曲研究院之後,陳彥突然感覺到這些裝台人的畫面和形象越來越多、越來越強烈地出現在自己的面前。「主角在贏得陣陣掌聲的時候,正是幕後人最勞累的時候。舞台那樣美麗的地方,背後到底有多少人做出犧牲和奉獻,我特別想把他們展示出來。他們的奮鬥、隱忍、韌性,都是我們中華民族非常需要的一種精神,因此就有了《裝台》這部小說。」陳彥同時表示,創作《裝台》也和自己此前的另一部作品《西京故事》有關,「《西京故事》同樣寫了一群農民工的故事,寫得意猶未盡,我覺得好像自己當時腦子裏邊還有一種新的認知,還需要繼續書寫。」

生活中尋找人性閃光點

陳彥曾創作《遲開的玫瑰》、《大樹西遷》、《西京故事》、《裝台》等多部戲劇、文學作品,小說《主角》獲茅盾文學獎。很多人認為,陳彥的作品往往都是在宏大的時代變遷中,於平凡的生活中尋找人性閃光點。

「凡能長久存活者,一定帶着民間視角,帶着濃濃泥土與灶火氣。」在創作《裝台》和《西京故事》時,為了能寫好農民工群體,陳彥除了和裝台人成了朋友,一有空便穿梭於西安木塔寨、東八里村、西八里村等農民工生活聚集地。「在這裏我認識了很多人,有打餅20年把三個子女都供養成大學生的農民工夫婦,也有流動勞務市場裏各色打工者,這些普通人在城市建設、市民生活中無法缺失。而他們的故事,給我的小說提供了很多原型。」

為什麼要寫小人物?陳彥認為,一方面這群小人物自己太熟悉了,另一方面這些東西自己能寫好、寫透、拿得住。「我始終認為,作家在創作時要完成兩個閱讀,第一個是書本的閱讀,第二個就是生活中的閱讀。作家要寫熟悉的生活,你熟悉了,被打動了,自然會去寫,也才有打動別人的可能。」陳彥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我們的筆觸和眼光不能每天都朝着光鮮,而把這些忽略掉。現實生活給我們提供了廣闊的素材,思考什麼才能讓人心靈震顫。」

文學讚美英雄 也要關注普通人

對於電視劇《裝台》的熱播,陳彥認為編劇改編得很溫暖,而電視劇主創在接受採訪時,則將功勞歸功於陳彥作品凸顯出的普通生活煙火氣和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於文學創作,在陳彥看來,文學需要書寫史詩、讚美英雄,同樣也需有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現實。

「從世界到中國的文學、戲劇創作都有一個特點,早期起步都寫的是英雄神話,但慢慢的,文學創作視角開始轉向關注普通人。比如西方文學作品裏雨果《悲慘世界》中的冉阿讓這個小人物,在那麼悲苦的人生中,仍閃耀着人性光輝。還有《巴黎聖母院》,都是對小人物最深切的關注;中國文學作品中,《水滸傳》、《儒林外傳》、《紅樓夢》等,都開始關注底層人物的生活、命運。」陳彥表示,現在大家都在講現實主義,現實主義到底是什麼?它就是對普通生命的注重、注目和關切。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裝台人,我們每個人也都在舞台上唱過主角或正唱着主角。我希望通過《裝台》、《主角》這些小說,讓大家能更多去關注那些偉大的普通父母和普通老百姓,以及社會底層普通的勞動者,我們應該給他們行以注目禮。」陳彥認為,用腳去丈量生活,仍是作家最重要的書寫方式,因為根性的東西永遠在民間,在腳下的泥土中,「我依然還是希望多推出現實主義題材作品,仍然關注小人物的生存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