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加速湧港 看好中國經濟

  圖:港交所昨日上升5.2%報482元,成交51億元,年初至今迭創新高,兩周累升13%,最新市值突破6100億元。

文/大衛

中國經濟表現一枝獨秀,去年實現正增長,國際資金加速湧港,吸納中資股,完全抵銷美國投資禁令的利淡影響,推動恒指直撲29000點。

全球受累疫情而陷入百年未見的衰退,中國卻交出一份難能可貴的經濟成績單,逆勢正增長2.3%,向全球展現出抗疫成效顯著、經濟強勁韌力與增長巨大潛能,與經濟嚴重收縮的歐美發達國形成強烈對比。

中國經濟全球佔比上升

事實上,中國經濟表現一枝獨秀,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萬億人民幣大關,在全球經濟影響力提升,估計佔世界經濟總量比重從16%上升至17%,與佔比22%的美國經濟總量差距進一步收窄,預期全球將會更加看重中國市場,國際資金更加積極東移,押注更多人民幣資產。這正好為香港金融業發展注入新動力,尤其是作為內地引進國際資本的橋樑角色將更形重要,金融業可望釋出更大增長動能,推動香港經濟早日走出疫情低谷,刺激港交所迭創新高,恒指直撲29000點。

從上月外貿出口增幅近兩成與工業增加值增速近兩年來最快來看,中國經濟復甦勢頭良好,為香港以至全球經濟注入強心針。

內外需發力增長再提速

事實上,外貿出口表現強勁,加上基建投資與消費穩步好轉,帶動中國去年末季經濟增長6.5%,重返疫前的增長水平,進一步確認經濟復常,重回正軌,預計在內外需求同時發力之下,今年中國經濟全面復甦,增長有望進一步提速。

一是全球開展疫苗接種,為世界經濟復甦帶來曙光,歐美等外部需求逐步恢復,料支持中國外貿出口持續向好。因此,工業增加值在去年增長2.8%的基礎之上,今年增速將進一步加快。

二是內需加力,推動經濟增長提速。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下,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意味加大投資、擴大消費,例如5G網絡等新基建投資,可望帶動電子商貿、網絡教育、醫療與遊戲產業投資與創造就業,從而產生更多消費需求。去年固定資產投資上升2.9%與消費品零售下跌2.9%,後者受到住宿與餐飲收入下跌17%所影響,反映內需增長潛力尚未完全釋放出來,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與強化科技力量等國策支持之下,今年投資與消費等內需動力預期會增強。

外資調高中國資產配置

三是就業穩定與經濟向好,中等收入群體增長。去年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高於900萬人以上的預期目標。上月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與上年同期持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1%,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中國經濟保持穩中向好之下,目前四億中等收入群體在未來十五年料倍增至八億,為內需持續拉動經濟增長提供重要支撐。

美國挑起金融戰、實施投資禁令難阻資金源源流入香港,迄今未見資金流走。去年港匯強勢,85次觸及強方保證兌換上限,約500億美元流入銀行體系之內,可見外資持續調高中國資產配置,押注中國經濟到「十四五」末達到現行的高收入國家標準,到2035年更可望實現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