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丨既攻擊中國又想從中國賺錢的莫里森們難道神經錯亂了嗎?

在就「漫畫事件」賊喊捉賊地要求中國道歉後,莫里森又畫風突變,3日公開聲稱希望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一邊攻擊抹黑中國,一邊想從中國賺錢。央視新聞今日(4日)發表題為《既攻擊中國又想從中國賺錢的莫里森們難道神經錯亂了嗎?》的國際銳評,文章強調,「渾身是戲」的莫里森要想與中國「互惠互利」,就要拿出誠意來。他更要意識到:在亞太地區充當反華「馬前卒」,不會有好果子吃。一邊吃着中國的飯、一邊想砸中國的鍋,這樣的事,中國人民絕不允許!以下為文章全文:

說起國際政壇上擅於變臉的政客,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絕對名列前茅。這不,在就「漫畫事件」賊喊捉賊地要求中國道歉後,莫里森又畫風突變,3日公開聲稱希望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並說「與中國的關係是互惠互利的,這對我們兩國都有好處」。

一邊攻擊抹黑中國,一邊想從中國賺錢——莫里森難道神經錯亂了?這與走紅網絡的澳劇《烏托邦》當中一幕倒是「異曲同工」。劇中,澳方多名官員就國防預算進行討論後,得出一個自相矛盾的結論:「每年花近300億澳元來保護與中國的貿易路線,以免受到中國威脅。」

現實比戲劇更荒誕。回顧莫里森上台兩年多,採取了一系列投機主義政策:在政治層面緊隨美國步伐,頻頻對中國發難;在經濟上又想享受中國的發展紅利。結果,這種危險的「走鋼絲」,不可避免地使其政策表現出糾結錯亂,一步步地把澳大利亞帶入作繭自縛的困境。

事實上,明眼人看得出,莫里森神經質式的表演不過是一個「老油條」政客的把戲——為了政治利益,無所不用其極;有時像一條油滑的蛇有洞就鑽,根本顧不上什麼體面了。在這背後,既有固守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的因素,也有向美國獻媚、謀取政治私利的考慮。

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 資料圖

《紐約時報》近日在一篇分析文章中稱,澳大利亞之所以不斷在南海、香港、新疆等一系列中國的領土主權問題上發難,就是為了在美國面前顯示自己很有價值,即通過主動刺激中國而取悅自己的「老大哥」。

但是莫里森這麼賣力表演,「老大哥」領情嗎?澳大利亞前外交官托尼·凱文近日撰文一針見血地指出,莫里森對華政策將使澳大利亞失去曾經穩定的市場,而美國和歐洲的出口商將趁機填補空缺。同時,他們還會用甜言蜜語對澳方表示支持和同情,「但實際上,我們孤立無援」。

確實,一心攫取政治私利的莫里森們必須好好掂量:能不能承受與中國關係搞僵的代價?多年來,中國一直是澳大利亞的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據澳大利亞統計局數據,2019年澳對華出口占其出口總額的38.2%,與中國的貿易順差增長51.1%。而根據澳經濟學家建模分析,如果中澳貿易減少95%,澳大利亞GDP將損失6%。一個潛力無限的中國市場,試問莫里森們還能找着第二個嗎?

正是由於澳方屢屢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挑釁對抗,中澳關係急劇下滑,經貿合作遭遇障礙。作為一個堅持共同開放、共同發展的國家,中國一直致力於與各國進行互利合作,但前提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莫里森們莫要「揣着明白裝糊塗」!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莫里森聲稱要與中國進行接觸的同一天,澳大利亞議會通過一項法案,賦予聯邦政府否決各州與外國達成的任何協議的權力。路透社指出,該法案通過後所適用的範圍,明顯包括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2019年與中國簽署的一項「一帶一路」倡議框架協議。墨爾本大學研究員梅莉薩·康利·泰勒認為,「這將是兩國關係惡化的又一誘因。」

聽其言、觀其行,這是中國人打交道的原則。「渾身是戲」的莫里森要想與中國「互惠互利」,就要拿出誠意來。他更要意識到:在一些西方勢力上演的「遏華」戲碼中,澳大利亞扮演的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在亞太地區充當反華「馬前卒」,不會有好果子吃。一邊吃着中國的飯、一邊想砸中國的鍋,這樣的事,中國人民絕不允許!莫里森們,別做美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