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愛國者治港」 堅定踐行「一國兩制」

文/林淑儀

全國人大常委會本月11日的決定,為規範和處理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進一步明確「愛國者治港」標準,帶領香港走出管治困局,為香港社會撥亂反正。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張曉明17日在香港基本法頒布三十周年法律高峰論壇上指出,愛國愛港者治港、反中亂港者出局已成法律規範。

追本溯源,早在中英談判期間,國家已訂定「一國兩制」框架下的治港政策。1984年6月鄧小平會見香港各界訪京人士時明確表示:「港人治港有個界線和標準,就是必須由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理香港。」至於何謂愛國者?鄧小平解釋:「愛國者的標準是,尊重自己的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香港的主權,不損害香港的繁榮和穩定」。自此之後,「愛國者治港」成為中央治港的既定政策,而多年來一直沒有刻意強調,除了這是「一國兩制」下理所當然的標準,也因為中央對香港特區的信任。

「五十年不變」的路接近走了一半,港英時期遺留的問題以及香港社會深層次矛盾問題浮現;加上自回歸以來也有那麼一些人,極力淡化香港社會的國家意識,甚至企圖通過歪曲「兩制」來對抗「一國」。近年泛起的「港獨」思潮,繼而經歷非法「佔中」、黑暴亂港,都是要把香港社會推向極端;而近日攬炒派的「鬧辭」,更是赤裸裸地對抗中央的全面管治權。種種事件令香港的管治短板表露無遺,也令中央不得不因應形勢調整治港政策,先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香港國安法止暴制亂;近日再就立法會議員資格作出決定,將宣揚「港獨」、勾結外力的人拒諸議會門外,更是震懾了反中亂港勢力,同時也將鄧小平所提出的「愛國者治港」標準具體化,以法律形式作出規範,有助特區政府日後施政。

「家國情懷」是抵禦蠱惑的底氣

相對於「愛國者治港」這個硬性標準,「家國情懷」是我們對國家、對民族與生俱來的感情。記得在國家改革開放初期,香港同胞到內地投資興業,不是因為商機處處,而是希望帶動國家發展走向富強;我們參與內地扶貧公益事業,不只是出於善心,更多是來自與內地同胞血濃於水的親情。每一次內地遇到重大自然災害,香港皆不遺餘力馳援,華東水災、汶川地震等,我們在街頭設街站,香港市民踴躍捐助,充分體現出兩地人民守望相助之情。當然,國家今日的發展已不能同日而語;但我們的家國情懷,仍是那麼伸手可及。

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格局,我認為在中華歷史文化方面也要做好內循環的交流,讓經濟建設與文化軟實力相輔相成,也讓市民在情理、在法律上對國家有更深刻的認識。

對於香港社會而言,文化內循環交流是一個固本培元的機會,也促進與鄰近地區融合發展。對於港人特別是青少年,加以教育引導,讓他們有正確的渠道了解國家歷史上的苦難和輝煌,可加強他們的國家意識、國民身份認同,從而對「一國兩制」和自身角色有準確的理解,增強抵禦煽動與蠱惑的底氣。面對現時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更需要我們每一代人對國家的擔當和使命。同宗同源,以歷史文化來凝聚、來融合,將是伴隨法律和政策硬件的軟實力,將可在粵港澳大灣區展現。

(作者為全國政協常委、工聯會榮譽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