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自身優勢 獻力共建灣區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專訪(香港文匯報 記者 攝)

文/陸文英

日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接受媒體訪問時,談到特區政府正研商請求中央採取多方面措施,實施更多挺港政策,力爭為飽受衝擊的香港提振士氣,更快地走出困境。林鄭月娥表示,經歷黑暴,再加上美國和部分西方勢力近期的一再抹黑攻擊,香港的形象難免受損。修復香港形象包括兩方面工作,在國際形象上要多講「一國兩制」,多講香港對人權自由的保障、對法治的堅持,讓海外投資者安心來港投資營商;在對內地的形象上,要作感情上的修復,「我們仍是很歡迎內地人來港、很好客,歡迎他們來港讀書、工作、旅遊。」

同時盡快實現放寬「港車北上」,讓香港私家車不需要申請兩地牌,亦可通過港珠澳大橋進入珠海,從各個方面加強與內地的互聯互通,繼股票通、債券通、理財通之後,爭取保險通等等。說到底,關鍵就是一個「通」字,尤其要努力促進兩地人民的心靈通、感情通。

當前香港社會氛圍壓抑低沉,香港遭受黑疫雙重夾擊,經濟受創、民生困窘、人心不暢。因此,除了特首提到的在對國外和內地要作感情上的修復外,對香港社會的工作亦不可或缺,更需要政府積極修補裂縫,推出更多利民紓困的措施,重建融和親善的社區氛圍,努力體現有破也要有立,有批判和強力治理也需適度的引導鼓勵策略,以期達致真正團結大多數,打擊孤立一小撮的法治良性效果。這是一件複雜艱難的工作,尤其是對年輕一代。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充分運用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來內地學習、就業、生活,促進粵港澳青少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強對祖國的向心力。使港人看到香港與國家發展唇齒相依的道理,看到國家發展的前景,同心方能協力讓香港再出發。

今天香港社會重重心結糾纏不清,習主席在講話中指出,深圳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別有用心的人卻故意誤導輿論,說什麼深圳取代了香港的大灣區龍頭定位、香港被「邊緣化」云云。

不能再無休止內耗下去

2018年習主席在北京會見了港澳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就以「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來形容港澳與內地的關係,指出港人參與改革開放,體現了血濃於水的感情和對國家的熱愛。他尤其強調,每當內地發生自然災害,港澳總是大力援助,展示人間大愛。

事實上,中央對港澳的政策是一貫的,重要的是首先香港人不要妄自菲薄或盲目自大,而必須清楚地認識我們也是國家的一分子,不是局外人、旁觀者。正如習主席所說:「香港、澳門同內地優勢互補、一起發展的歷程,是港澳同胞和祖國人民同心協力、一起打拚的歷程,也是香港、澳門日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共享祖國繁榮富強偉大榮光的歷程」。

今天,香港如何善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自身的優勢,與大灣區內地城市深度合作、優勢互補,拓展發展空間,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將是特區政府今後一項重要工作。

港人「風物長宜放眼量」,應該相信國家和中央的決策及統籌創新能力,相信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和民族復興的剛毅決心,是任何外力都不能阻擋的!

香港會否被「邊緣化」,完全是取決於港人自身。香港不能再容忍無休止的內耗繼續下去,必須更廣泛地在「愛國愛港」的旗幟下團結更多市民,堅持「發揮香港所長,滿足國家所需」,今後香港的施政乃至一切工作的着眼點,都應圍繞這一目標來努力。香港只有成為國家發展的合力、助力,而不是負累、負資產,才能繼續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