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社評|惠港政策陸續來 融合發展機遇多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速,為香港再出發提供強大動力。連日來好消息不斷,昨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香港法律執業者和澳門執業律師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取得內地執業資質和從事律師職業試點辦法》,為香港法律界人士北上服務打開機會之窗。預計類似「大禮包」將接踵而來,就看我們能否抓住歷史機遇。

有關《辦法》對試點工作涉及的報名、考試、申請執業、業務範圍、執業管理和組織實施等作出規定。符合資格的香港人士,通過考試等程序並取得律師執業證書,可以在大灣區內地九市內,辦理適用內地法律的部分民商事法律事務。相關人士可以受聘於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的內地律師事務所或者當地的香港、澳門和內地合夥聯營的律師事務所,也可成為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大灣區是港商投資的重點區域,大量香港人在此居住及生活,相關法律服務需求殷切。過去,通過CEPA架構,香港法律界人士可以為內地提供一些服務,但囿於「大門開了、小門未開」的現實,在內地提供服務有「到喉不到肺」的感覺。試點工作的意義在於,大門開了,小門也開了,香港法律界人士在內地取得運營執照後,可以運用熟悉兩地法律體系的專長,在大灣區大展拳腳。試點工作期限為三年,相信在取得經驗後,內地開放的大門將愈開愈大,香港法律界人士可以揮灑的空間更寬更廣。

其實受惠的不止法律界。深圳早前獲得的一攬子四十項授權,其中很多內容與香港有關,香港人可以發揮所長。舉例說,香港藥物今後可以在大灣區出售,內地人不必再山長水遠到香港購買,這為香港醫藥界進軍內地市場提供廣闊的前景!

好消息一個接一個,昨日官方公布,大灣區將成立中醫醫療聯合體,以香港建設首家中醫醫院為契機,鼓勵香港醫療衞生服務提供主體以獨資、合資或者合作方式加入,並推動港澳中醫師在內地公立醫療機構執業。香港積極發展中醫中藥業,但苦於市場太小,一直發展緩慢,新政策的出台,無疑能為整個行業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

不僅如此,深圳羅湖區昨日宣布將投入千億元打造深港口岸經濟帶,聚焦深港規則銜接、社會協同發展試驗。「口岸經濟帶」的建設,實際上是為港人「度身訂造」,大量機會等待港人參與。

習主席在深圳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開啟了大灣區全新的發展階段,對香港下一步的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中央支持香港的政策接二連三出台,是從更具體方面推動香港的前進。機遇就在眼前,正如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日前所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香港不能等、也等不起。」香港各界應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堅定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主動參與大灣區建設,只要坐言起行,香港發展定可上新台階!

來源:大公報10月23日A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