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月均儲7000 跌回2年前 疫下儲錢難 安全感降至揸50萬

■銀行存款是港人最常用的儲蓄方式,比率達72%。而近四成受訪者表示自己有訂下本年儲蓄目標,比例較去年增加6%。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 報道)「借定唔借?還得到先好借!」叫人借錢的廣告雖然滿天飛,但香港人一向都習慣性鍾意儲錢。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存保會)昨日披露,去年受存保計劃保障的成員銀行,持有之相關存款總額為2.368萬億元,按年增長3%。按統計處本港最新人口750.92萬計算,即人均銀行存款約31.5萬元。另外,疫下經濟衰退,存保會調查顯示,不足七成港人有儲蓄習慣,而人均每月儲7,000元,回落至2018年水平。近半人指儲蓄是為「應付不時之需」,並普遍認為要有50萬元儲蓄才獲足夠安全感,較去年的78萬明顯減少。

存保會今年8月至9月以電話訪問1,000名成年人,並對301名育有至少一名10歲或以下子女的家長進行深入意見調查。調查顯示,67%受訪港人有儲蓄習慣,有儲蓄習慣的市民每月平均儲7,000元,按年跌7%,回落至2018年水平。至於每月儲蓄中位數則維持在5,000元。

存保會料關經濟波動

存保會主席許敬文昨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香港人儲錢能力不免受到各種挑戰,每人每月平均存款金額減少,或與香港經濟表現波動有關。

訂下儲蓄目標人士上升

銀行存款是最常用的儲蓄方式,比率達72%。至於儲蓄的原因,最多(46%)受訪港人是為應付不時之需,按年增加8個百分點。調查同時發現,港人儲蓄目標更趨明確,接近四成受訪者表示自己有訂下本年儲蓄目標,比例較去年增加6%,當中更有七成認為自己能達成訂下的儲蓄目標。

另外,市民認為50萬元儲蓄才獲足夠安全感,較去年的78萬明顯減少。數據或反映在疫情及經濟的打擊下,港人儲錢能力下降的同時,較低的儲蓄額已足令他們安心滿足。

至於對目前擁有的儲蓄所帶來的安全感,平均評分為54.8分(高於50分表示比較有安全感),按年下跌1.3分。

家長供書教學更重儲蓄

另一方面,為了解本港家長替子女儲蓄的概況,調查進一步訪問育有至少一名10歲或以下子女的家長,當中有儲蓄習慣的家長比例高達76%,他們每月平均儲蓄近8,600元,較普遍市民高出約22%。有近半家長表示有為子女額外進行儲蓄,目標是為每名子女儲蓄近百萬元,主要用作教育開支。

許敬文昨表示,透過是次調查,大家可以進一步了解到本港家長為子女儲蓄的概況,所謂「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為人父母的受訪者,比整體港人有更加固定的儲蓄習慣,目標亦訂得更高。

他表示,期望透過存保會各項公眾教育活動,進一步令整體香港人,以及其下一代更關注儲蓄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存保會亦會繼續為存戶提供法律保障,守護市民的存款,為他們送上多一層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