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新視野丨深圳特區打造國際體育之都

據新華社報道,9年前的8月23日,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深圳落下帷幕,這座城市完成了國際大型賽事承辦的「初體驗」。9年後,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深圳已經是每年舉辦超過500場賽事的體育賽事之城。而今,站在新起點的深圳,正向着打造國際體育賽事之都的目標邁進。

圖: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後,不少世界頂級賽事在深圳舉辦

據統計,2019年深圳共舉辦覆蓋「海陸空」和「春夏秋冬」的各類體育賽事活動超過500場,並形成了國際高端體育賽事、高水平職業俱樂部賽事和本土自主品牌賽事三個層次。

2019年,深圳舉辦了國際女子網球協會(WTA)年終總決賽和法國足球超級盃賽等國際高端體育賽事;職業體育賽事方面已有中超和CBA聯賽;而扎根本土的「地表最強12人」乒乓球賽、「中國盃」帆船賽等已經成為擁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賽事。

以網球為例,從1月的深圳公開賽開始,到11月的深圳年終總決賽結束,WTA一個賽季的頭尾都在深圳,全球獨一無二;在高端賽事的金字塔尖之下,更有着發達的青少年和業餘賽事體系以及人才培養體系作為塔基。有業內人士評價,深圳未來甚至有希望成為媲美佛羅里達的世界網球之都。

隨着經濟的騰飛和基礎設施條件的進一步改善,在賽事承辦方面,深圳變得越來越有底氣。2004年,國務院正式批准以深圳名義申辦2011年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2007年,深圳經過激烈競爭,從5個申辦城市中脫穎而出,成功獲得大運會舉辦權。

大運會給深圳留下的「春繭」「水晶石」等體育場館成為承辦高端賽事的硬件,而培養的賽事管理人員和志願者更是為這座城市留下了不斷傳承的基因──如今,深圳「9個人裏1個志願者」,這其中的很多人,就是從大運會完成了自己的志願啟蒙。

深圳曾舉辦大型體育賽事

圖:中國代表團在2011年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進場

借助賽事打通體育產業鏈

圖:深圳是2019年籃球世界盃其中一個協辦城市

2011年後,硬軟件已提升到新水平的深圳加速引進和培育高端賽事IP一國際冠軍盃、法國超級盃、斯坦科維奇盃、WTA和ATP巡迴賽、世界無人機錦標賽……

在業內人士看來,生長在山海之間的深圳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這座地處亞熱帶的海濱城市,冬季平均氣溫在15攝氏度以上,能滿足各類體育賽事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深圳具備年輕的體育消費群體,還有前沿互聯網、科技與商業的助推,形成了體育賽事IP創新和生長的土壤。而主辦方借助賽事,也可以打通整條體育產業鏈條,激活場館運營、體育經紀、體育培訓和轉播服務等上下游業務。

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2018年曾發布一項數據,深圳體育產業每產出1元,將會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產出增加6.02元。

賽事與城市的緊密連接和深度融合,產生了「化學反應」一城市給賽事提供了生存、發展和創新的土壤,賽事讓城市的影響力和美譽度得到提升。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正式發布,其中指出:「支持深圳舉辦國際大型體育賽事和文化交流活動,建設國家隊訓練基地,承辦重大主場外交活動。」

今年3月,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出台《關於加快體育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措施》,提出加快建設國際著名體育城市,使體育產業成為經濟綠色發展的新動能。

深圳承辦國際體育賽事的歷史,正是這座城市飛速國際化的縮影,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之際,站在新起點再出發的深圳,正朝着打造國際體育賽事之都的目標大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