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深圳 變身文化娛樂綠洲

(大公報記者 胡永愛)深圳特區走過40年,不僅晉升為「美食輸出地」,更華麗轉身為「文化娛樂綠洲」。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樂於接受,敢於嘗試,製造、引領着最前沿的生活方式。

中秋國慶「雙節」剛剛過去,深圳的各大景點景區在此期間迎來今年的「高光時刻」,全面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世界之窗8天共接待遊客超14萬人次,深圳歡樂谷20萬人次,同比2019年增長20%,新晉「網紅」景區歡樂港灣濱海文化公園共接待入園人次約30萬。後疫情時代下的黃金假期,深圳以獨特的魅力吸引着全國遊客。

主題公園愈顯年輕化

在超一線城市中,深圳土地面積不算大,主題公園景區的數量卻很多。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內地旅遊業發展方興未艾,民眾以參觀名山大川的自然風光以及有雄厚歷史底蘊的古蹟為主,深圳作為經濟特區,不僅政策特殊,經濟特殊,發展文旅業時更反其道行之,專注於「特」。就這樣,「世界之窗」文化主題公園於1994年開始營業。

經過40年的發展,歡樂谷、東部華僑城、錦繡中華、園博園、兒童公園等景區相繼開放,給這座城市帶來了不一樣的歡樂。近幾年,來到特區奮鬥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單純的景點參觀已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這些主題公園也跟隨「深圳速度」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娛樂設施、活動策劃、園區布景更加趨於年輕化,吸引了大批90後、00後。

今年國慶活動期間,深圳世界之窗以「WOW潮音嘉年華」為主題,融合電音、嘻哈元素,提升了年輕人的出遊體驗。世界之窗景區還開啟了時長4小時電音派對,遊客跟隨激情的音樂、絢麗的燈光蹦迪(「蹦迪」意指開派對、跳的士高)。這樣的氛圍中,遊客不再是「進園、逛一圈、拍照、離園」千篇一律的路線。

深圳歡樂谷則主打年輕人追捧的「國潮」主題,舉辦「2020深圳歡樂谷魔術節暨國潮藝術嘉年華」,在原有魔術節的基礎上,打造「國潮說唱、國潮舞蹈、國潮民樂團、國潮打卡點、國潮周邊文創、國潮美食、國風二次元」等主題內容,讓遊客一次過體驗國潮活動。

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相對也是一座缺少歷史沉澱的城市。但在流動與發展中,深圳創造了令人驚嘆的文化增量,隨之形成「文化+創意」「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遊」等產業模式,為當地人提供了更多娛樂生活。

「文化+」開啟更多新玩法

被稱為「高科技之城」的深圳,與科技相關的娛樂方式總是源源不斷地湧現。去年,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舉行「故宮裏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以故宮院藏清代《海錯圖》為藍本,運用數字科技,再現聶璜筆下妙趣橫生海洋生物世界。市民中心的燈光秀以群體建築為載體,百萬個LED點光源帶來不同主題。此外,人才公園、寶安海濱廣場、世界之窗、觀瀾版畫村光影秀,大鵬所城等燈光秀,搭配不同的地貌景觀、歷史建築,有着另一番風味。

8月,深圳市福田區中洲未來實驗室面向公眾開放。當前的開幕展中,全球具影響力的16個團隊在這個2000平方米的場地中打造出100多件作品,涉及自然、科技、新媒體藝術以及創意設計等各領域。步入其中,滿目看到的是藝術展品,也是實驗性城市空間樣本。「文化+空間」的組合,讓眾多年輕人不僅可以從中獲得藝術創意靈感,也加深了他們對於城市空間發展的思考。

「人─書─生活」互聯

近些年,深圳也在加快建設一批國際化的公共文化設施,給粵港澳大灣區遊客增添文化、藝術上的享受。2019年,深圳第一家5G書城「龍華書城」開業,總建築面積達4.6萬平方米,僅次於福田區的中心書城。在這裏,5G技術的運用隨處可見。未來龍華書城網速不僅可達4G的9至20倍,下載速度最快可以達到每秒1G,5G智能機械人等智能硬件場景也全覆蓋,實現「人─書─生活」的互聯。

2018年,深圳出台《深圳市加快推進重大文體設施建設規劃》,提出建設深圳歌劇院、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深圳創意設計館、國深博物館(暫名)、深圳科學技術館、深圳海洋博物館、深圳自然博物館、深圳美術館新館、深圳創新創意設計學院、深圳音樂學院等十大文化設施,爭取在2024年前後基本建成。

與此同時,南頭古城、大鵬所城、大芬油畫村、觀瀾版畫基地、甘坑客家小鎮、大浪時尚創意小鎮、大萬世居、蛇口海上世界、華僑城創意文化街區、華強北科技時尚文化街區「十大特色文化街區」的改造提升也在進行中。

新地標歡樂港灣「C位出道」

「顏值擔當」、「浪漫的代名詞」、「適合每一個人來遊玩」……今年,深圳歡樂港灣.寶安海濱文化公園(簡稱「歡樂港灣」)開始部分開放,收穫好評。歡樂港灣位於深圳寶安中心區南部濱海地帶,佔地38萬平方米,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節點。

8月底至國慶假期,園區陸續舉辦了11場繁星音樂節、繁星市集,全國插畫雙年展,文創、手作、美食、服飾等產品鋪滿集市。每晚上演的主題水秀,運用了噴泉、音樂、動畫等元素,演繹出「源、星海、歡樂海洋」等9類主題情景,成為最熱門、最受歡迎的項目之一。國慶期間共接待遊客近30萬人次,成為深圳濱海旅遊的新名片。

灣區市民後花園

深圳擁有841個公園,數量和面積上遠遠領先於其他一線城市,居全國首位。據統計,深圳市蓮花山公園與深圳灣公園年接待遊客均達到1000萬人次,荔枝公園750萬人次,紅樹林公園600萬人次……公園已成為灣區市民和遊客的後花園,逛公園已被培養為一種時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

圖:深圳灣公園花海(網絡圖片)

蓮花山公園,在不少人眼中是深圳名氣最大的山。它位於深圳福田區市中心繁華地段,是鬧市中的「靜土」,也是很多人來深圳必遊的景點。公園主峰的山頂廣場中央,高高地矗立着鄧小平的銅像,其面對的是深圳的市民中心以及深南大道,兩邊拔地而起平安大廈等地標建築。特區40年高速發展後的繁華美景,盡收眼底。

1990年代起,蓮花山公園對外開放參觀,直到現在每一年仍在推陳出新,舉辦大小活動。勒杜鵑花展是其中的代表展覽。每一次,不同品種的勒杜鵑配合蓮花山的園區景觀,延伸出精品展、城市花集、花園展、容器花園等展區,讓遊客們盡興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