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熱映 滬四行倉庫遺址參觀者驟增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張帆 上海報道)內地影院重新開放後首部上映的新片《八佰》在這個暑期激發了觀眾深厚的愛國熱情。影片公映至今短短三天,片中「四行倉庫保衛戰」的真實所在地——上海四行倉庫抗日紀念地也迎來了參觀人數的驟增,達到了平日的兩倍多。記者今天從館方了解到,參觀採用網上預約制,截止目前,三天后的預約都已經滿額。而即便是周一閉館日當天,門口依然有大批的觀眾前來駐足、獻花和留影。

修舊如舊的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悉數還原了當年留下的炮彈孔和槍彈孔(張帆攝)

復工首片引燃愛國情

《八佰》是7月20日國內電影復工以來新上映的第一部大片,主要講述1937年淞滬抗戰期間,謝晉元將軍率領「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抵抗日本侵略的動人故事。今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這樣一部熱血大片,也極大激發了觀眾的愛國熱情。截止目前,影片票房已經突破9億元。而可能令主創方面意想不到的是,位於上海的四行倉庫原址連日來也被觀眾「擠爆」。上個周末至今,記者連續多日前往,均遭遇了參觀預約滿額。不少乘興而來的觀眾,即便無法進入現場,也會在館外的晉元紀念廣場久久駐足,拍照留念。

參觀者們新送上的鮮花(張帆攝)

八十年後修舊如舊

紀念館內還原了謝晉元將軍在淞滬會戰期間寫給妻子的家書(張帆攝)

對於上海市民來說,泥城橋(現名西藏路橋)腳下的四行倉庫是非常熟悉的抗戰遺址。「四行」倉庫,是當時上海大陸、金城、鹽業和中南四家銀行的聯合倉庫,因此得名。1937年抗戰打響,氣焰囂張的日本侵略者曾揚言「一個月中佔領上海」、「三個月滅亡中國」,然而在此處就遭遇了謝晉元率領的將士們的殊死抵抗。直至十月下旬,日軍仍沒有攻下四行倉庫,而謝晉元和累計到此參加戰鬥的八百多將士浴血奮戰的壯舉也極大鼓舞了中國軍民,海內外媒體更爭相報道。1937年10月29日的《大公報》亦曾有標題為《八百壯士決死戰,萬千市民爭慰勞》的報道,並配發短評《向八百壯士致敬》。此後,由夏之秋譜曲的歌曲《歌八百壯士》更是轟動世界華人圈,直到現在,兩岸的抗戰老兵們仍會哼唱「中國不會亡,你看民族英雄謝團長,中國一定強……」。

八十多年來,四行倉庫這座上海建築史上唯一的歐式建築倉庫也被視為上海乃至全中國奮起抵禦外來侵略的標誌,而一直受到保護,並建起了紀念館。紀念館外還有「晉元路」和「晉元中學」。

「晉元」學子拜晉元

市民孫先生的兒子(右一)正好就讀於晉元小學,看完電影意猶未盡,專程到現場參觀學習(張帆攝)

記者了解到,現在大家看到的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是2015年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重新開放的。悉數按原來面貌和實際位置還原了8個炮彈孔、430個大小槍彈孔。逐層剝除粉刷層的西面抗戰紀念牆,無聲地述說著歷史。西牆下設立的大鏡面石台里,凹形銅面幾何彈坑銘刻着幾個重要的抗戰時期。館外還增設了晉元紀念廣場供參觀者瞻仰。

無法進場的觀眾在晉元廣場駐足瞻仰(張帆攝)

內部的紀念館分為三層,1-2層為常設展廳,3層為臨展廳。紀念館以「四行倉庫保衛戰」為基本陳列,內容分為「血鏖淞滬」、「堅守四行」、「孤軍抗爭」、「不朽豐碑」等四個部分,再現了以謝晉元為代表的「八百壯士」英雄群體形象。在參觀現場,記者巧遇市民孫先生帶着一雙兒女前來參觀,他告訴記者,即將升入小學四年級的兒子正就讀於晉元中學的附屬小學。如今已經從晉元路搬遷至普陀區的晉元中學內仍然有謝晉元像,但時間久遠,孩子們雖然知道校名是為了紀念謝晉元,而對於英雄們的事跡和戰鬥的來龍去脈知之不多。恰逢電影上映,看完後意猶未盡的兒子知道有此紀念館,便央求父母一定要帶他來,並認認真真看完了全部展覽。

連日來,像孫先生這樣帶着孩子前來參觀的市民不在少數。不少觀眾表示,愛國主義教育的確也需要適時走出課本。有時候,實地的耳濡目染比單純的言語教育更有感召力。截止發稿時為止,紀念館接下來三天都已經約滿。工作人員表示,現場每天限流2500人,而除了周一閉館,全年免費開放,建議觀眾也可以錯峰出行。